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台北香頌室內樂團的魔弦弓舞
今天下午去聽了一場「魔弦弓舞」的音樂,演出的是「台北香頌室內樂團」,演出的曲目剛好都是我很喜歡的(我本來就很喜歡莫札特的喜歌劇),如同節目單上和官方部落格上「演出說明」所說的,這場演奏會的還精心設計了一個小前提動機,原來是這群魔力提琴手們要克服重重難關,攜手合作共同破除黑暗魔咒來著!比一般音樂會多增添了些許主題性和故事性,聽起來也多了份想像空間,頗具巧思。
不知道是不是要配合這個故事性,到了現場看了節目單才發現上半場的曲目順序又有所調整,變成如下的順序。我認為這樣的調動蠻好的,首先是「魔笛」序曲來做開場,奏鳴曲般的曲式給人莊嚴肅穆又不失期待性的感覺,接著當「我的愛已消失」感到悲傷絕望→「如果國破家亡時」→依然「女人皆如此」→靠著「忠誠的信誓」→順利舉辦「費加洛婚禮」。最後以這種歡樂曲風的圓滿大結局來做收尾,這些曲目依序串連起來,真的還蠻搭的。
上半場
莫札特:魔笛「序曲」
Mozart:Overture from “Die Zauberflote”
莫札特:魔笛「我的愛已消失」 (女高音/蘇秀華)
Mozart:Ach, ich fuhl's, es ist verschwunden from “Die Zauberflote”
莫札特:依朵梅涅歐「如果國破家亡時」 (女高音/蘇秀華)
Mozart:Se il padre perde… from “Idomeneo”
莫札特:女人皆如此「序曲」
Mozart:Overture from “Cosi fan tutte”
莫札特:牧羊人之王「忠誠的信誓」(女高音/蘇秀華)
Mozart:L'amero' saro' costante… from “Il re pastore”
莫札特:費加洛婚禮「序曲」
Mozart:Overture from “Le Nozze di Figaro”
下半場
馬斯奈:泰綺思冥想曲
Massenet : Meditation from Thais
蘇克:弦樂小夜曲
Suk:Serenade For Strings
皮亞佐拉:再會 諾尼諾
Piazzolla:Adios Nonino
我會接觸歌劇,是在東海時修了一門「音樂賞析」的通識課才開始的。我還記得老師是「陳思照」老師,他本身就是位出色著名的男高音,他在課堂上耐心的講解歌劇的聆聽重點和背後故事,讓我們看一部又一部最經典卡司版本的著名歌劇。我永遠記得他說過:「歌劇是人類藝術史上結合音樂與戲劇的最高藝術表現方式。」藉由他輕鬆的方式引領入門,我才得以一窺古典歌劇的堂奧,從此我也才懂得欣賞歌劇的樂趣,而不是以為那只是鬼吼鬼叫賣弄高音的玩意兒。我莫札特的歌劇看過了他的三大歌劇也就是《女人皆如此》、《費加洛婚禮》和《唐喬望尼》的DVD,其中我最愛的就是《費加洛婚禮》中男扮女裝的凱魯比諾的那段詠歎調了!《魔笛》則是曾經去現場看過一齣改編的音樂劇(曲目上的其他歌劇我就沒看過了),對於莫札特在歌劇方面的鬼才真的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如果喬丹是上帝派來教我們怎麼打籃球的,莫札特則一定是上帝派來帶給我們天上的音樂的,真的!莫札特的音樂雖然是雅俗共賞的,但是你對他音樂鑽研越深,只會越佩服他悅耳旋律背後的天才巧思而已!唯一嗟嘆的只是他的英年早逝,不然一定可以創造出更多不朽傳世的曼妙樂章!
因為聽過正常的管弦樂團版本的Overture,一開始聽由單獨弦樂組成的「台北香頌室內樂團」演奏就有種說不出的違和感,總覺得力道明顯的不夠,清亮的銅管呢?鏗鏘的鼓聲呢?但是聽到第二首以後也就很快的適應了,這種小品室內樂的表現方式格外的清新雅緻。下半場的曲目就更加的精彩了,「泰綺思冥想曲」是各大電影廣告愛用的配樂,應該大家都聽過但可能名稱不清楚,或名稱記得但可能不知道在這淡淡憂傷的感人旋律中,其實描繪的泰綺思是古代的一位名妓蕩婦、最後超脫世俗的背景故事。這首現場演奏我還是第一次聽,這位小提琴家的獨奏功力真的很深厚,後半的旋律有感動到我。(重點是,他還很帥!)
至於「蘇克:弦樂小夜曲」,這也是我第一次聽,可能有四個樂章觀眾聽到最後會覺得有點悶(中間還有人亂放炮的鼓掌XD),但卻是整場我最愛最動容的一段。當我聽到第三樂章時,不知不覺的「內牛滿麵」了,這實在太催淚了阿!很容易讓人不禁令人回想起種種往事......唉!當下我就決定,等下出去吃的晚餐一定要吃碗「牛肉麵」來調適一下心情!於是結束後就真的在附近找一家麵店點了牛肉麵來吃了!有圖有真相!
最後我一定要說的是,阿賴同學妳真的表演得好棒喔!好有大將之風!中提琴拉得超穩超讚的!還有這個樂團根本是「帥哥美女樂團」嘛!怎麼我看每個演奏的型男都帥的亂七八糟的,各有各的型!女生們也都很漂亮,不過,我想阿賴同學的「閃亮亮髮箍」還是成功的吸引了所有觀眾的目光焦點吧!哈哈!
最後的最後還是支持好好樂團之推廣時間,台北香頌室內樂團真的是很溫馨的樂團,除了大大小小的表演場合外,還會到台北桃園各個小學去教小朋友音樂、弦樂,真的好有心!好感動唷!有Facebook帳號的鄉親們,快來幫「台北香頌室內樂團」粉絲團按個讚吧!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電影《告白》觀後小感
這週末終於去看了《告白》這部日本電影,其實這部電影我很早就注意到了,早在今年四月時,我就寫了一篇網誌,是關於這部電影的預告片所用的配樂,(後來還有某網站剛好舉辦猜配樂贈票的活動,我那篇文章還幫別人賺到電影票了呢!)
這篇應該會很短,也就不爆雷不討論劇情了,這部電影主題圍繞著師生的關係,提到了校園霸凌,提到了「少年法」的社會問題,看了這幾句你可能以為這又是一部春風化雨、教化人心的熱血校園電影,但又全然不是這麼回事,這是一個訴說著復仇的深沈故事。
回想一下,校園、教室、走廊、雨滴、泥土、年輕男女的追逐身影、通通包圍在灰灰藍藍的冷調場景中,抬頭一望,僅有的些許陽光也被雲團層層包圍著,象徵意味濃厚。
導演中島哲也總將最關鍵的地方以慢格動作處理,必然搭配著節奏明快的配樂來呼應,使人屏息。導演、演員、演技、畫面、剪接、配樂都是一等一的藝術水準,是一部絕對值得一看,但你可能不會想多看幾遍的電影。
我沒看過《告白》的原著小說,聽有人說電影拍得比小說精彩,也聽有人說小說寫得比電影精彩。我想可能是先看後看的關係,先看小說再看電影的人往往覺得小說精彩,vice versa。
劇中會看到一個事件,但出自各自的角色,內心有各自不同的解釋和角度的「告白」。有人覺得這種表現方式很獨創新穎,看了令人大呼過癮,但我想這些人應該是沒看過「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和《竹林中》短篇小說,類似手法早在這位大師作品中出現。
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陰暗面,都有著不願回憶的過往、不想訴說的故事。但無論你是難受的如何死去活來,受傷並不能變成傷人的藉口,這樣只會凸顯你的自私、你的脆弱,還帶點荒唐可笑的黑色幽默。電影情節把這些細微的情感給放大、極大化了,現實生活中可不能如此。
每當看這種探討人性的電影時,當下看完是會有一點不舒服,但是過了也就好了。
不知道為什麼,看完後會令我想起《傷心咖啡店之歌》裡頭的那句「黑暗並不能造成陰影,光亮才能」,我會想起「廢死聯盟」那死刑存廢的問題,我可能還會想哼起RadioHead的一些歌......。
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榮格心理學書籍之閱後心得
榮格--分析心理學的始創者 |
大約兩個月前,我在公司的圖書館借了幾本「榮格心理學」的書籍,斷斷續續的胡亂看了一陣,真的對「榮格」這位大師蠻佩服的,比起佛洛伊德,他所創立的分析心理學派更深得我心。榮格終其一生都誠實的面對他人和自己,他的學說更是廣納百川、包容各派領域後歸納反芻之後的成果。趕快在還書前趁著還有感覺的時候,用最白話淺顯的方式,筆記一下我閱後整理的簡短心得,以免將來自己忘記,順便也在此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們。
1. 關於「人的內心都有兩種性格」:這是我們必須坦承面對的事實。主要人格是意識的,是可以理解的,是容易察覺的;隱藏人格是潛意識的,是難以理解的,是不易察覺的。例如內向的人也會有外向的情緒,反之亦然。又例如一向認為自己是很討厭看書的人,但是偶爾一不小心看到一本有趣的書又會覺得很精采。有時內心會對這種對立的類似想法而感到困惑、不真實、甚至覺得這樣的自己很虛偽。但其實這兩種看似矛盾的「自己」是同時存在的,都是最真實的自己。人的內心世界都有兩種性格,這兩種對立的人格是沒有衝突的,是互補的,有時無法在自身找到滿足,便希望周遭的人可以滿足這種性格,這種潛意識的「情結」或「陰影」加諸在對方身上的現象就叫做「投射」。
2. 關於「原型」:「原型」就是榮格心裡學最核心的的價值,榮格心理學可說就是「原型心理學」。原型代表的是古往今來所有人類共通的特質。例如看到貓狗會覺得「可愛」,看見媽媽就會想要親近擁抱、就會聯想到「偉大」。
3. 關於「自我」與「本我」:「自我」是個人的意識中心,是一種「理所當然」的存在;「本我」是意識與潛意識融合後的完整內心世界,是「原型」的最高核心。自我與本我兩者間必須達到平衡,否則就容易產生「心理疾病」。例如當自我被本我吞沒時,就會生「自大」,忽視旁人的感受,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或不斷重複著一樣的錯誤。當「自我」與「本我」不平衡時,要謙虛的凝視自己,而不是一廂情願的不斷為自己的行為找合理化的藉口。
4. 關於「個體化」:即自我和本我互相認同,並且融合為一的狀態。當我們能察覺自己意識和潛意識的存在,充分掌握自己的內心狀態,就會產生「幸福感」。榮格心理學上所謂的幸福,就是超越「物質滿足感+情感滿足感」的總和所達到的滿足感,是一種極致的喜悅。例如一對情投意合的恩愛夫妻,相處時沒有「陰影」、人格特質和意識與潛意識都能彼此互補,生活若也能衣食無虞,當物質和情感都獲得莫大的滿足時,就會達到「幸福」的境界。
5. 關於「箱庭療法」:榮格在做心理治療時的步驟是「對話 → 造景 → 夢境分析」,其中「造景」即是採用「畫圖」或「箱庭療法」來表達自己無法以言語文字表達出來的內心世界。箱庭療法是在裝滿細沙的箱子上,要求病患利用沙盤和各種玩具模型製作一個場景,藉以瞭解病患的內心世界。榮格認為心理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個病患的心病情況都不一樣,絕不能妄下定論。
6. 關於「意識」與「潛意識」:「意識」是平常表現在外的知覺,自覺所能掌控的部分。「潛意識」是堆積著意識所遺忘或沒有特別相關的記憶或知覺。全人類共通潛藏的心理知覺或記憶,即是「集體潛意識」,例如相信上帝神明的存在或宗教信仰、又例如看見幽浮或鬼怪......等等。
7. 關於「外向」與「內向」:外向性格是指遭遇任何場面,都能很有自信的立即反應。外向的人比較注重外在世界,不管遇到何種環境狀況,皆能積極地參與。內向性格在遇到任何場面時都會先採取抗拒的態度,對內心世界比較在意,不想刻意地迎合外在世界。每個人都同時存在著「外向」和「內向」兩種性格,當一種性格彰顯時,另一種性格就內縮,如果意識的性格太過強勢時,內在的潛意識就會發揮相反動力來抵制。例如有些人成天愛自吹自擂、愛耍嘴皮,看似活潑外向,其實只是為了吸引周遭人的注意,其內心世界是極其內向、害怕孤獨、害怕受到傷害的。又例如平常內向的人一旦遇到了自認為是對的人,也可能會忽然有自信地侃侃而談起來,這些都是潛意識反動力的作用。
8. 關於某某「情結」:情結是存在於潛意識裡的一種拘泥表現,和對事物的「好惡」不同,情結是不知不覺的,無法由意識判斷的。有時會影響理性正常的言行,往往是某種情結在作祟。例如小時候曾被狗咬過,長大後雖然已忘了此事,但一看見狗就是會不由自主的厭惡或害怕。又例如曾被最信任的人所深深欺騙、受到嚴重創傷,今後遇到明明是毫無機心而主動對自己好的人,卻潛意識的覺得對方又是要來騙我的......等等。
9. 關於「阿尼瑪」與「阿尼瑪斯」:「阿尼瑪」代表的是男性的潛意識所潛藏的女性內心世界;「阿尼瑪斯」即是代表女性的潛意識所潛藏的男性內心世界。人們在幻想理想的異性時,往往就是受「阿尼瑪」或「阿尼瑪斯」原型所影響。例如童話故事中的青蛙王子,其實即是少女將心中「阿尼瑪斯」的王子形象投射在醜陋的青蛙身上。又例如女性會愛上始亂終棄不負責任的花心男子,其實正是潛意識中的「阿尼瑪斯」在作祟,女人渴望被疼愛的情感,將完美情人的「阿尼瑪斯」原型不知不覺地投射到眼前身旁的男人,而始終無法自拔。(關於「阿尼瑪斯」的論述可以參考《為何女律師會愛上殺人犯》這本書,有更淺顯易懂又生動的故事與描述...)
10. 關於「人格面具」:人都有完成自己任務、並期待他人完成任務的想法,例如「當爸爸要有當爸爸的樣子」、「當老師要有老師的威嚴」,這種想法形成了一個個「人格面具」。擁有適度的人格面具是好的,人格面具也是自己和他人都十足認同的假面具,這是身為各種身份的立場與責任,卻可能不是最真實的自己。例如一個讓世人激賞的喜劇演員,舞台下往往都是寂寞孤獨的。榮格又有提到,「制服」就是一種讓人格面具更加被意識所接受的一種工具。例如看到白袍就聯想到醫生的專業,看到警察的制服就情不自禁的不敢違規......等等。
11. 關於「陰影」:陰影指的是人的潛意識裡,存在的一種令自己厭惡而不願意承認的陰暗面,可能是自己內心世界的邪惡面,也可能是自己也厭惡、自己也無法原諒自己卻又改不了的一種討厭個性。例如夢境裡的壞蛋角色、惡魔與魔鬼的存在,都是全人類共通擁有的「陰影原型」。榮格認為對於陰影我們不能去否定他,而是要肯定的承認他的存在,進而用意識來操控陰影。如果失控的話,很可能造成內心世界的崩潰。常犯錯的人會慣性的否定內心陰影的存在,而善良的人會警覺到內心陰影的殘酷性,進而產生「如果我放任陰影的出現,一定會讓周遭親友非常難過,我不能這麼做」的想法,瞭解並以意識來控制陰影,而變的更善良,進而得到更加喜悅的人生。
12. 「佛洛伊德」與「榮格」於「潛意識」上的認知差異:佛洛伊德認為潛意識是「被意識壓抑強迫下的慾望集合」,潛意識是需要被壓抑的,當潛意識大過於意識時,就會產生「心病」,心理就會產生偏差,進而影響行為。佛洛伊德認為潛意識是為了抒發被意識所壓抑住的情緒慾望,這裡他指出最明顯的慾望即是「性慾」。所以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一書中會說很多夢中的物品都是象徵對生殖器崇拜的表徵,甚至提出「性學三論」、「戀母情結」(也稱作伊底帕斯情结)或「戀父情結」(也稱作厄勒克特拉情結)的學說等等。榮格則認為潛意識是存在於心理的一個對比性格,是自己正常的另一種潛在人格。潛意識是補償性質的、是告誡性質的,是補足意識裡所犯的錯誤和不完整的部分的,所以我們需要的是正視他、接受他,而不是壓抑他。
其實榮格心理學裡頭提到的還有很多很多,只是我看不懂或沒感覺的就跳過了,這邊記下的只是我所領悟的地方,根本是鳳毛麟角,還沒觸及榮格學派的核心理論呢!然而上述的每一點都是足以寫一篇上萬字的論文來討論的,所以我這三言兩語的解釋一定是只能說個大概,如果真的對某個名詞有興趣還請多多去讀書查證,以免被我誤導。 XD
而關於最後一點(第12點)兩大學派比較的論述,其實是我最不確定的一點,為此還特別請教了我念政大心理系的好友,但是得到的答案卻是「你確定要問我嗎?我大學都是硬背剛好及格的,完全不懂,要不要幫你問我其他同學?」由此可知,本科系的不一定是專業的,就像問我程式技術上要怎麼實做而我剛好是資工系中的程式白癡一樣。所以如果剛好有研究過相關領域的朋友們看到這篇文章的話,對於我上述筆記的內容若有錯誤或需要補充之處,還請不吝賜教阿!謝謝!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愛恨交加的貝萊德世礦基金
貝萊德世礦一年淨值圖 (取自台灣銀行) |
貝萊德世礦基金(以前叫做美林世礦),自古以來一直是各大基金版的熱門TOP1首選的基金,不只台灣人很愛,全球的投資客也很愛,他是一個最典型的RR5基金,他的大起大落讓人著迷,他讓很多人賺了大錢,也讓不少人認賠殺出,可說是一個非常活潑、令人又愛又恨的礦業基金。
早在三四年前我就有買過這支「明牌」基金了,我知道這是美金計價的,都先在匯率較有利的時候先換美金,再直接用美金買這支基金,將來淨值上漲到達停利點時可以先贖回到美金帳戶,等待匯率漂亮時再換回台幣,如此一來,基金買賣時的匯率是可以自己控制的,藉此可大幅減少匯損的風險。當時本金少少,賺了20趴約末500美金我就跑了。之後在稍低一點的時後我又開始了這支的「不定期不定額」。隨著一路走貶的美金,和一路飆升的原物料、貴金屬所賜,最近幾天(如上圖,截至11/09淨值),他又悄悄來到了一年多的新高點,84.68,我看著我定期定額兩年多的投資報酬率變成了+40%左右,思忖著到底該不該贖回的考量(畢竟我贖回後還是parking在美金,不會強制換回此時匯率不漂亮的台幣),遂寫了這篇提醒大家一下,檢視一下手上的基金報酬。
有些人喜歡看技術面,喜歡看著線圖作技術分析,所謂技術分析就是「看線圖說故事」「一個線圖、各自表述」,這用在股票就已經是不太準了,用在一天只有一個淨值的基金,其實用性和預測準確性就更是......好,還是請來看看貝萊德世礦的技術分析,其實分析了也等於沒分析,你可以發現乖離率、PPO都已經超出到爆炸了,不管任何線圖都告訴你,現在是賣點而不是買點了。
有些人喜歡看基本面,喜歡看著指數,其實我研究了很久,也不知道貝萊德世礦到底該貼近哪個指數,因為他的持股變化是一直在更動的,好吧!我舉兩個指數為例,分別是道瓊貴金屬指數和道瓊世界基本原料指數,這好像是普遍大家認為比較貼近的礦業原物料指數,看了指數的線圖也應該知道,接下來趨勢反轉向下的機率好像比較高。
如果靠著這些訊息,就毅然的全部贖回,會覺得心有不甘,怕贖了之後他還是漲個不停,少賺更多,但不贖,又怕之後又開始一路向下,不知何時方休。現在到底該不該贖,我不知道。就像問我他還會不會一飛沖天,衝破新高點一樣,這是只有天知道的事情,我會說不如誠心的搏個杯,看看媽祖婆的意思搞不好比較準。但我可以確定的是,現在絕對不是個買點,就算真的忍不住想買,也要小筆小筆、定期定額的買,至少要放兩三年心態的買。
話說這支近三年的歷史新高可是2008年的112.45呀! |
有在買基金的朋友應該要知道,基金在多頭的時期,報酬是勝過指數;基金在空頭的時期,跌幅也是慘過指數。然而,無論多頭空頭,「買指數」的成本絕對遠遠低於「買基金」,其實我買貝萊德世礦也是萬不得已的,因為我無法直接買到全球原物料的指數呀!至於提到台股基金,會買台股基金的就真的腦袋有問題了(我N年前腦袋就大有問題過)。舉個例子來說,我在2007年買的國內「明牌基金」之一「華頓中小」,到四年後的今天還是給我慘賠負4x%,而我同時間買的「台灣50」股票,不但股價隨著大盤指數節節上漲,最近甚至還每股配息2.2塊哩!台灣50買賣成本等同證交手續費近乎於0,但基金的手續費、經理人抽的趴數、代收銀行的帳管費卻是貴的嚇人!
其實,看著報酬率決定要贖回或買進其實是很愚蠢的事,原因是因為報酬率是和你當初的買點和最後的賣點相關,淨值漲跌卻完全不會因為你的買賣點而有所相關,你買或賣的單位數應該沒那麼偉大到可以左右基金淨值。但是話雖如此,人可不是無意識的投資機器,人是有心理障礙的,本金也不是可以無限大無限期的投入,該有的停利或停損還是要做,這是攸關著自己的財產配置和虧損的容忍程度,是因人而異的。
最後,如果是問我會怎麼辦,我現在應該會做的舉動是「部分贖回」吧!無論是有些書上教的「金字塔型」移動式停利,還是什麼倒三角形式停利、梯形式停利、菱形式停利、畸形怪狀式停利都可以,反正有做一部份的「停利」動作就對了,留一部份等待後面若有再漲時,當額外賺到的Bonus。畢竟,美金不會一直跌到變成壁紙,原物料也不會一路漲到世界末日,事實上是,美國依然強大,地球依然在轉,最後一定會回歸於基本,所以一定要居高思危阿!鄉親們!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藝士無雙之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附設管樂團
精美的節目單和樂譜 (註) |
今天去聽了「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附設管樂團」的音樂會(名字也太長了點吧?以下簡稱TSW,據說是Taipei Symphonic Winds的縮寫),演出地點對我來說是在一個很神奇的地方-在板橋的「台北縣立藝文中心」。板橋對我而言是個全然陌生的都市,這個TSW管樂團也是,我是第一次來,也是第一次聽,覺得十分新鮮。(據指揮說,這也是TSW第一次跨河到台北縣來演出,以往都在台北市就表演不完了...)
我以為,管樂團和(我上次聽的)弦樂團最大的不同之處是,管樂更考驗每位樂者吹奏的能力素質,不像弦樂團往往同一樂器編制都好幾人,或許還可以有「濫竽充數」的可能;管樂很可能一個樂器就一人或兩人(可能還各不同分部),也就是每個人都得獨當一面,每個音都馬虎不得。而且不像弦樂還有稍微「走音」的空間,管樂一吹不好或音不準,聽起來都非常明顯;還有就是管樂團更考驗默契,弦樂團拉的再爛可能還是有一定的音色節奏,管樂團若是沒有默契,聽起來很容易就是一片吵吵鬧鬧、嗶嗶趴趴的高分貝噪音(尤其是當具有眾多金屬製的銅管樂器時...)。
當然你可能會說:「爭什麼,不如摻在一起做交響樂團(Symphony Orchestra)!」交響樂團同時揉合了弦樂的浪漫和管樂的激情,自然是悅耳動聽的。但是我想,有各自獨立的樂團編制一定有他的道理,至於是什麼道理,還請音樂系的路過來幫忙留言解答一下,我也不是很懂。我只懂得欣賞,各自都有各自的聆聽樂趣,這是說不太上來的。
管樂團基本上是由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所組成。其編制通常不太一致,視曲目的需要而定,如果以音高來分的話,我大致這樣分:
高音樂器:長笛、雙簧管、豎笛、小號
中音樂器:薩克斯風、法國號
低音樂器:低音豎笛、低音管、低音薩克斯風、長號、上低音號、低音號
其中低音樂器通常都是比較不明顯的,高音樂器則很容易被聽見和注意,不足為奇。所以我對於這場音樂會一開始那 Bassoon 的獨奏就感到很有興趣,畢竟低音管的協奏曲很少見。而那位獨奏音樂家也吹的超棒的,氣非常地足。接下來的法國號獨奏也很不錯,她吹奏的是近代音樂家葛黎雷的法國號協奏曲(Horn Concerto),很有現代樂派的風格,她吹奏的音色非常舒服,音也很準(我記得練法國號的音感要很強,很多音高不一樣,按鍵卻是完全相同的音...),令我聽了心情完全放鬆,再加上又是上半場的最後一首曲目,所以我在第二樂章時忍不住夢了一下周公去了......。
接下來還有一位獨奏家是吹奏單簧管的,她一出場觀眾就報以熱烈掌聲,因為她是全場穿的最辣的。銀白的露肩洋裝、短裙、華麗閃亮的高跟鞋,一出現就吸引大家的目光焦點。她吹奏的也是一首近代的單簧管協奏曲(Clarinet Concerto),很有爵士的味道,但她的音色就不特別吸引我了,我總覺得管子裡是不是有團口水還沒清掉的感覺,聲音有點拖泥帶水,不夠清脆。比較起來,我還是最喜歡第一位吹巴松管的演奏家,不慍不火的低音音色比較讓我著迷。好吧!或許是我對辣妹有偏見也說不定!
這次的曲目就不一一介紹了,從一開始的魔戒配樂到輪旋曲、到中國瑤族舞曲和茉莉花變奏曲、到蓋西文的古巴序曲都有,總之有古典、有近代、有爵士、有民謠、有倫巴,最後安可還來幾首爵士大師路易斯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的經典歌曲,算是一次演出,所有族群的觀眾通通滿足吧!(事實上這場音樂會有超多小孩來聽的,應該有過半數...)
值得一提的是,TSW的編制真的非常的齊全完善。我仔細看每種豎笛(降B、降E、低音)幾乎都有,甚至還有豎琴。打擊樂器也是非常豐富多元,有大鼓小鼓、定音鼓、爵士鼓、鈴鼓、三角鐵、鐵琴、木琴、管鐘、鑼、甚至跋、吊鈸都有用上,真的是非常齊全專業的管樂團。其實我花好大的心力都在看打擊樂器的表現,有一位女生一下敲管鐘、一下打定音鼓,一下打爵士鼓Solo,節拍超穩定超專心的,看起來就好佩服她唷!在此我要對TSW的打擊樂手們致上最高敬意,我已經是你們的粉絲啦,你們表現的實在太棒了!
聽完音樂會後,我還去旁邊吃朋友所推薦的「楊家紅豆餅(車輪餅)」(位於板橋市文化路二段124巷),他已經熱門到開三個爐在賣,每個爐都還是排著長長的人龍,不愧是人氣美食。我吃完的感覺是,比起其他地方賣的都變成日本式的車輪餅,這家的皮跟餡的作法和口感真的都還是台灣的古早味,真的還不錯吃,但也沒有好吃到要特地來吃的地步,如果剛好有到板橋這附近的話,倒是順便可以來帶一些當點心的。
又很久沒聽音樂會了,這次跑來板橋聽TSW的音樂會,真的感到非常的新鮮與開心,希望下次還能有機會聽聽他們更不同的表現。(對了,有玩Facebook的記得加入他們的粉絲團唷!請多多支持本土的優秀樂團和音樂家,謝謝!)
精美的節目單與法國號 (註) |
註:因為演奏廳是全程禁止拍照的,本文兩張照片是取自於「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附設管樂團」的Facebook上的照片,若有侵權或不妥之處還請告知,我會立即刪除!謝謝!(應該不會不妥吧,我很認真的在幫你們打廣告哩 XD)
2010年11月6日 星期六
[粉彩素描] 角面石膏像的練習
經過第一次筆觸的練習後,第二張緊接的就是直接畫石膏人像了,石膏人像也是我從小極難克服的心理障礙之一。因為我覺得人是最難畫的「靜物」,人臉的輪廓和五官對我來說太過細膩難懂了,更別說人的細微表情和眼神,更是難以捉摸。
還好這次畫的是「角面石膏像」(這是我自取的,我也不知道這稱呼正不正確),也就是人臉仍就是有稜有角的塊狀組成,我們不用像畫真的人臉一樣處理很光滑細微的表面變化,這種「角面人」的每一小塊狀大致上受光程度是差不多的,所以我們只要注意找好一個塊面的亮度,和鄰近的塊面做比較,再一塊一塊的往外畫就可以了。
以前看美術老師畫人像時都習慣會先畫個十字定好眼睛和鼻子的位置,再慢慢把臉部輪廓勾勒出來。但這老師也不吃這套,不准我們打草稿和畫任何輪廓線,一開始就要我們直接畫了。於是我從鼻子開始下手,花了很多的時間慢慢一塊一塊的抓比例、畫塊面,到臉頰、額頭,處理複雜的嘴唇和眼睛,直到下巴,這真的需要花很多時間和精神力來觀察。
事有輕重緩急,畫畫也要有。人的五官絕對是觀眾欣賞的視覺重點,值得花最多的時間處理這一部份,至於剩下的部分例如頭髮和底座,就是不太重要的部分,可以很快速的帶過。有了前一張的訓練後,這張下筆時就比較不害怕了。我為了把人臉畫得仔細一點,就會放大一點來畫,畫到後面發現下面的底座沒地方畫了,沒關係,老師就要我在下面就接了半張紙繼續畫。我覺得這也是很有趣的方式,因為一開始我就受限整張紙的大小,想把整個石膏像裝進去,就把會臉畫得太小,但其實畫紙都是可以接紙的方式繼續畫的,老師說,我應該試著的再大方一點、再放得開一點,嗯,我想老師是對的。
最後背景塗上一片白之後,就是簽名的部分了。別小看小小的簽名,簽名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簽名寫的好絕對是畫龍點睛。簽的位置要讓畫面更穩定,大小和字體也都是要稍微設計過比較好看。經過一番思考過後,我還是中規中矩的簽了「Archer」和完成日期在左下角。
簽名處有點被弄髒變得模糊了... |
後來我再觀察一次石膏像,我發現他的嘴角是平的,甚至有一點點上揚,但我發現我的畫畫到最後竟然是微微下垂的,這可能也部分的反映了我的心境吧?老師說過好幾次:「畫畫看得出來一個人的個性唷!」「不需要和你交談,我從畫裡頭就能跟你對話,就能知道你是什麼個性、是什麼樣的人了。」起初我覺得哪有可能這麼神,但後來我馬上就被說服了。
我記得,老師覺得我畫的還蠻穩定的,到最後甚至都沒在指點我的畫了,她說:「從你的畫,看得出來你很保守喔?!你的線條都是比較內縮的。」
她說:「這邊畫的很不錯!你的畫都很穩定,中規中矩的,果然是工程師的性格。但你可以再活潑一點、再大膽一點!」
她又說:「細節掌握的不錯,但是從你的畫,看得出來你很壓抑喔?!」
老師,什麼都被你看透了,我該怎麼辦?!好害羞阿 XD
我在想,如果這老師將來不想教畫的話,應該可以改行當算命仙,別人用「測字」,她可以用「測畫」來算命,應該收入也會很不錯。
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粉彩素描] 第一次初體驗習作
第一張素描粉彩習作 (點圖可放大) |
上個月左右,我做了一個很突破自我的事,就是憑著一股想重拾畫筆的衝動,想去學畫。至於要學哪一種畫,我考慮了很久,畢竟上次認真畫一張畫也不知是十幾年前的事了,其實我最想學的是油畫和國畫,但是實在是怕能力不足,應該完全忘記怎麼下筆了,那就先學個最基本的鉛筆素描來打打底吧?!但我又怕太過無趣,最後考量上課時間和本身的能力,我選擇了「粉彩素描」這堂課來上。
「粉彩」又加上「素描」,完全搞不懂到底是用什麼媒材來畫,我對於粉彩畫的了解程度也是幾乎等於0。第一堂課我想大概還是會用鉛筆打稿吧,就自作聰明的帶了一盒鉛筆和軟橡皮去上課,到了才發現全然不是這麼回事,所謂「粉彩素描」畫的是靜物,大部分都還是石膏像(一聽到石膏像我就頭皮發麻,好專業好硬的感覺,我只是下班來調劑身心的呀!)根本也不用先構圖,前期初學者用的只有黑白,後期等到明暗掌握度高時,才會真正用各色的粉彩來作畫。(我學的這期前三張都還只會在黑白階段...)
然而,一開始初學作畫用的工具竟然是:粉筆+炭筆!你沒想錯,粉筆就是老師上課寫黑板的那種粉筆,如假包換,炭筆則是50元一大把的那種,各一支大約成本不到10元,就可以快樂的畫畫了。我還蠻喜歡這樣的,畢竟用最原始的工具來畫畫,感覺最真實。
教課的老師是個喝過洋墨水回來的美術老師,個性非常爽朗樂觀,講話鏗鏘有力。她做簡單示範時三兩下就畫得超美超逼真的,深厚的美術功力自然不在話下,但我覺得她講故事和道理的功力又遠比教畫還更厲害,聽她講的話都很有弦外之音,看似在形容畫畫,又像在隱喻什麼,每每都讓我思考再三,讓我覺得這比學畫還有收穫。簡單示範完後她就要我們各自拿畫架開始作畫了(什麼?這樣就開始了?我一點頭緒都沒有阿!我在畫第一筆時完全不知所措),爾後她都用口頭指點和描述,讓學生自由發揮,幾乎不幫學生畫的,這點其實讓大家都很苦惱,畢竟大家都是沒有美術底子的初學者阿!來這只是畫興趣的阿!怎麼一開始就這麼難阿?
老師這堂課的「經典名句」我憑印象稍微節錄如下:
- 畫畫的系統和語言邏輯系統不一樣,不要用左腦,要用右腦思考
- 邏輯性越強的人,畫畫的感受力就越弱 (這是在講我嗎?XD)
- 畫粉彩畫不是用粉彩紙 (原來我之前一直用錯紙了,難怪粉彩都吃不上去......)
- 畫粉彩不是寫字,不能有線條,不能夠片段片段的勾勒 (一次要表達整個塊面)
- 畫粉彩不能用拿筆寫字的姿勢,手腕手肘不能彎曲,用的是手臂的力量帶動 (她說所以畫畫是可以運動減肥的,因為要花很大的力氣 XD)
- 畫畫是用眼睛畫的,不是用手畫的,最主要都是用眼睛在觀察光的變化,手只是輔助眼睛看到的東西
- 用心感受光源在物體上的變化,用點光源(先不用考慮反射光)的角度思考而不是多光源
- 不要依賴線條、要感受光的變化
- 要仔細注意靜物各部位相對的比例
我們主要都是要用白粉筆來畫在黑紙上,觀察受光面明暗的變化,炭筆則是在暗部的稍微修飾之用。第一堂課練習的就是石膏的「蛋」和「腳」,「蛋」毫無疑問是最基礎最簡單的練習,但是我一下筆就完全不習慣了,以前只畫過鉛筆素描,習慣將整張畫的輪廓都打好確定後才開始畫明暗面。但這老師說「千萬不能依賴線條!」要我們一下筆就畫整個塊面,這讓我十分困惑,我好怕越畫越歪或比例不對,沒有線條直接作畫這點讓我非常沒有安全感(老師說這跟個性很有關係)。
還有就是一般鉛筆素描是用鉛筆畫在白紙上,畫的是陰暗面,是越畫越黑;現在則是用粉筆畫在黑紙上,畫的是亮面,越畫越亮,我第一次嘗試這種畫法,又不能先構圖,整個觀念都要翻轉,超不習慣的!
還好,慢慢的看慢慢的下筆,我逐漸適應這種方式了。我花大概七成的時間用眼仔細觀察靜物,再花三成的時間把心裡的感覺畫在紙上。靜物在我心裡經過抽絲剝繭後,沒有造型沒有線條也沒有了彩度,彷彿變成了一層層受光程度大小不一的塊狀體,而我只是把這無數個塊狀體的明亮程度,用粉筆下筆的輕重來呈現出來而已。這種思考用的腦部細胞,感覺是我上班寫程式一輩子也用不到的大腦區塊,我一直有頭上的某塊許久沒用的突觸不斷的受到刺激的感覺,連我自己也感到很神奇!所以我與其說是在學畫,還不如說是在做腦部運動,在做觀察力的訓練。
接下來畫的是「腳」,石膏的腳一樣有類似人腳肌肉的肌理線條,腳指的部分也複雜多了,我看很多同學跟我一樣初學的到這裡都畫不太下去了,不過我還是盡我所能的畫出每根腳指頭和指甲的感覺。老師看了我的畫竟然說:「我發現你畫複雜的地方,處理的還比簡單的地方好看!」真的被她說中了,我覺得變化不大的東西超難表現的,反而是複雜難解的部分我還比較能表達出來。
最後畫的是陰影,桌面和背景。桌面我原本還畫的有縐折和明暗,被老師糾正說大可不必,通通平塗就好了,整個視覺重點是在漂亮的「蛋」和「腳」而不是桌面,桌面要給人穩定的感覺,要退後,而不是跳出來「搶戲」。
至於背景,原本我也想按照一般靜物寫生的背景畫法來平塗就好了,但轉念一想這樣整個畫面就非常呆板無趣,死氣沈沈,老師也說可以自行在背景加上幾何線條當作練習,最後我在背景加了類似藤蔓意象的圓形,老師好像也還蠻許可我這天馬行空的創意的,至於若問我背景那些線條有什麼用意嗎?老實說我自己也不知道,純粹是當時靈光乍現胡亂畫出來的。
這一幅,只是老師給我們練習筆觸和訓練觀察力之用,充其量只能算是「習作」,連「畫」都談不上吧。雖然這是我第一次畫石膏也是第一次畫粉彩,但我對於畫畫,似乎有找回那麼一點點感覺了......
2010年11月4日 星期四
Nokia Qt Hands-on Course 研習課程心得
超級潮的penk講師 |
後來事實證明我果然有先見之明,10/21也是梅姬颱風來台的日子,我恰好跑到宜蘭去見證了這百年罕見的水災,沒開車去是對的,車子開過去鐵定是泡水的,況且我買的又不是牛頭牌的「神車」(神舟?)可以當做水陸兩棲的潛水艇(見證神車的影片可以看這裡或在Youtube搜尋「凡那比颱風~淹水記」)。
略微遲到的到了教室後,發現人還挺多的,我想大部分是宜蘭大學資工系所的學生吧(畢竟是他們主辦的),就當主講的老師要開始開場白時,我向後一瞄,我的主管赫然出現了!!這可嚇壞我了,還好我旁邊的位置已經坐滿了,他就只能坐在比較偏後面的位置。
NOKIA在開場白的時候說到他們是芬蘭公司,北歐人比較隨性,天性浪漫自由(freestyle?),所以在他們自家的Symbian OS上一直沒有一套很完善的開發工具,一直到Nokia併購Trolltech後有了Qt......(我心裡OS:這是啥藉口阿?也難怪Qt還是這麼難裝...當初裝Qt_SDK再加上Nokia_Qt_SDK這兩套一起裝可折騰死我了...)
而他們這次請的是一家叫MOVIAL的芬蘭公司的Penk Chen(陳品勳)講師來做NOKIA的開發工具Qt Development Kit的教學,他可長得超性格的,穿一襲黑衣服又綁個大馬尾,猛一看我真的以為莊圓師父也來教Qt了,我一直很期待他講到一半忽然拿出小劍出來跳一段天帝Qt劍頓戰幻舞! XD
不過很可惜的他沒有跳頓幻舞,但他說話還是蠻幽默的,很多話都一直戳中我的笑點,只不過台下不是學生就是阿宅工程師,反應都很冷漠(我想主講人若換成隨便一位NOKIA的展場ShowGirl台下應該就會超熱烈的吧,哈哈)。然後花了整整一個早上竟然只是在安裝開發環境(VirtualBox+Ubuntu+Qt)和設定,這不是在來之前就要裝好的東西嗎?而且Qt SDK本來就有windows版的為啥要這麼麻煩呀?好吧!只好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為了Meego,因為據說SDK for Meego只有在Linux的環境下才有。(結果第二天才是Meego的課程,根本沒上到阿阿阿~~)
吃了便當到了下午,好棒阿!終於要開始「hello world」了。我們一字一字的寫好main.cpp,再寫好hello.pro,再打qmake hello.pro編譯project檔,最後再打make去build整個project,終於跳出了裡頭有"hello world" label的視窗了。我發現老師這時眼角泛著淚光,應該是覺得超感動的,想不到這平常像吃飯喝水一樣簡單的東西,到現場要帶領大家實做到這一步竟然要花這麼大的力氣阿!(他說賈柏斯他們都是「Never Live Demo」,寧可都播放預錄好的影片,因為你永遠不知道現場會出什麼狀況,不過penk他現在是「Live Coding」境界可就更高了!哈哈!)
然後,終於,有獎徵答的時候到了,他出了一題小習題,題目就如下面的圖片所示,要做個Slider bar和SpinBox的UI,兩者的值都要可以改變,但彼此的顯示的值都要是同步連動的,前三名做出來的會贈送NOKIA牌的「超大超粗」原子筆 (超大超粗老師有特別加強語氣 XD)。
這很明顯就是兩個connect彼此的SINGAL和SLOT可以搞定的事情,而且提示通通在投影片上了就是valueChanged()和setValue(),老實說真的要加的code差不多四五行而已,一下就可以寫完了,程式碼大概像這樣:
(重點就是加了30~35這幾行,還有40、41行記得把它add到layout裡面)
我其實沒有很想要那隻筆也沒有想舉手的,但是我瞬間轉念一想:這麼簡單的問題如果不舉手,主管會不會以為我不會阿?!那他會不會以為我平常上班都在混阿?那我豈不是黑掉了?那我今年的考績豈不是糗了?那我的人生豈不是完蛋了?我越想越深就越覺得恐怖,我發現我的右手不爭氣的在顫抖中舉起來了!!!
於是,我得到了一支黑色的「NOKIA牌超大超粗」原子筆。
後來又教了多國語系的製作,這部份我倒覺得很新奇有趣,也是我此行最大的收穫,因為我一直不知道Qt裡面的「Linguist」是幹什麼用的,原來他就是「Qt語言家」讓你方便設計多國語言的工具,只要在程式碼裡面的QString字串都用tr()包起來,就可以在這裡頭找得到。作法步驟大致如下:
1. 在你的程式碼把所有用到的字串都用tr()包起來
2. 在hello.pro內加上一行「TRANSLATIONS += hello_zh.ts」
3. 輸入指令「lupdate hello.pro」用lupdate 來產生hello_zh.ts檔 (lupdate應該在Qt\bin\裡面找的到)
4. 輸入指令「linguist hello_zh.ts」用linguist 來開啟hello_zh.ts編輯,你會發現tr()包的字串都找到了,就在此編輯你要的文字(這裡就不多說了)
5. 輸入指令「lrelease hello.pro」用lrelease 來產生hello_zh.qm檔 (lrelease 應該也在Qt\bin\裡面)
6. 如果.qm檔已經順利產出,其實已經大功告成了,接下來只是在程式內吃的語系設定,就像這樣:(其中 QLocale::system().name()就是自動抓系統設定的語系來決定要用哪一套語系檔)
課程的最後,又出了一個小題目來當做ending,這次第一個答對要送的是本次課程中的最大獎,「NOKIA最新N8戰鬥超宅藍色POLO衫一件」!哇!本日最大獎耶!老師說這上面有OVI、還有杜比、還有HDMI等狗皮貼紙,穿出去可以說「我的度量有1080P這麼大」(很冷,乾脆說我的X頭有12百萬像素,還是蔡司鏡頭的好了...)
題目是要做一個Yes/No確認關閉視窗的對話方塊,這題目乍看起來好像有難度,但其實還是三四行解決的東西。原因在於Qt Creator本身就是一個很強大的GUI編輯器,類似這種Dialog都有一個個寫好的Class,只要套用就好了。於是我飛快的用了QMessageBox寫下了下面的code:
然後害羞的我就開始花了數分鐘,猶豫到底要不要舉手。不過想要超宅藍色POLO衫的慾望很快的克服了我內心的恐懼,我還是舉起了手請老師來看......喔耶!PASS了!POLO衫入手!也終於結束了一天的課程。此時梅姬颱風的狂風暴雨不停狂洩而下,宜蘭大學的操場早已是汪洋一片,學生也早就在三點就停課回家了,只剩我們這群不知所措的阿宅們還在學校裡奮戰。
今日戰利品 |
由於這是兩天的課程我們是早有安排住宿的,我和同事們到預定的旅館,到了旅館後不久就接獲由於颱風重創宜蘭,明天課程取消的通知。我一個人怔怔的望著那件超宅藍色POLO衫,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剛剛那麼想要,開始思考我到底敢不敢穿這種衣服出門的哲學問題來了......(完)
這麼宅的衣服,你會怎麼穿?XD |
補充說明:N8是NOKIA今年力挽狂瀾的最新代表作手機,具有超多智慧型手機的功能,其中最讓我羨慕的就是「下降頭」的功能!可以讓你喜歡的人情不自禁的愛上你。不要以為我在唬爛,不相信的話可以看下面這隻N8的泰國廣告......XD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我不喜歡...
Miru的憂鬱 -- Photo by Archer 2006.10.13 |
我不喜歡這個世界
我不喜歡當一個了無生趣的軟體工程師
我不喜歡寫著一行行嚴謹又無聊的程式碼
我不喜歡超長的工時無法在下班進行個人的小小興趣
我不喜歡複雜的人心和虛偽的謊言
我不喜歡欺騙也不喜歡被欺騙
我不喜歡假道學的人
我不喜歡惺惺作態的人
我不喜歡有過份潔癖的人
我不喜歡某些有高傲嘴臉的有錢人
我不喜歡過度包裝的產品和過度化妝的人
我不喜歡住在天龍國就自以為高人一等的人
我不喜歡說話中英夾雜喜歡裝歪果仁假ABC的人
我不喜歡拿著手拿著iPhone或Mac就覺得比別人高尚優雅的人
我不喜歡青椒、南瓜和杏仁茶
我不喜歡的事情可多了
...
儘管如此
只要讓我遇見一個我喜歡的人
而她恰好也喜歡我
那麼
我想
我就會開始喜歡這世界的一切了
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吳牛喘月之愛的代價
攝於 花蓮‧新光兆豐休閒農場 2007.11.04 |
還記得在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有一篇是這麼說的:
滿奮畏風。在晉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奮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
這故事是說,晉武帝的臣子滿奮很怕冷,有一次他看到琉璃窗外頭的寒冷景象,即使知道琉璃窗很厚實,不會透風,仍不由得打起寒顫。武帝看到了就笑他,滿奮便很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像吳牛一樣,只要見到了月亮就會氣喘吁吁。」
這裡頭又用了一個典,出自漢.應劭《風俗通義》:「吳牛望月則喘,使之苦於日,見月怖,亦喘之矣。」
原來江南吳地的水牛,長期吃過烈日灼身的痛苦,以後每當看見月亮,會還以為是太陽,便不由自主的氣喘吁吁起來。這也就是「吳牛喘月」這句成語的由來。
日前有位飽受情傷之苦的朋友找我,我便把這個故事告訴他。他很聰明,一點就懂,可是懂歸懂,我知道那份愛情的凌遲還是正在千刀萬剮的折磨著他。
情傷的痛苦,百轉千迴,柔腸寸斷,只有受過之人方能領略。
水牛尚且如此,何況人類?人們對於刻骨銘心的傷痛總是難以忘懷,更有些自虐的人根本就喜歡這種悲苦的感覺,甚至喜歡不時的舐著傷口,不讓它癒合。
一個人承受太難以負荷,於是,開始訴諸於朋友,試圖從身邊的親友尋求慰藉。可惜的是,對於正處在幸福、或沒有類似經驗、或無法感同身受的朋友,他們的安慰儘管再多再真誠,也只能淪於浮光掠影的表面。「他對你這麼壞又愛劈腿,早分手早好...」「感情這種事本來很難說的...」「唉!你們沒有緣份啦~」其實這些安慰的話從他們口中吐露出來,他們自己也很臉紅心虛,因為他們詞窮,因為他們自己也不知該從何說起,因為關於「緣分」二字本就是虛無飄渺的東西,諸如此類的安慰話語根本就是不負責任的敷衍。
如果是我,我會對他說:「這就是愛的代價,請慢慢品嚐。」現實是,愛情有酸甜苦辣,你不能總期待永遠都是甜蜜的部分。愛情這項「投資」是全世界風險最大的投資,押對寶了,有可能讓你有取之不竭的幸福;一旦押錯了,也有可能讓你一夕之間血本無歸,所有付出的心血付諸流水,任憑你哭著找誰索賠都沒用,而且通常越是繼續凹下去損失越大。
我不知道這頭「吳牛」還要「喘月」多久,但我相信,無論傷痛有多久,如果你是一個夠成熟夠好的人,最終都會被一個懂的人所珍惜。
很多人都經歷過如此遭遇,但只要能振作起來,終究都會獲得幸福。不要再想、不要回首,當有一天當往事都真正塵封時,便是重新開始之日。
那時,你將知道,那一切走過的傷痛的路,都是有其意義的,都是為將來的幸福所做的準備。
關於「愛的代價」,我喜歡這個詞曲創作人李宗盛大師真情流露的現場版本......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 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
陪我經過那風吹雨打 看世事無常 看滄桑變化
那些為愛所付出的代價 是永遠都難忘的啊
所有真心的 痴心的話 永在我心中雖然已沒有他
走吧 走吧 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走吧 走吧 人生難免經歷苦痛掙扎
走吧 走吧 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
也曾傷心流淚 也曾黯然心碎 這是愛的代價
也許我偶爾還是會想他 偶爾難免會惦記著他
就當他是個老朋友啊 也讓我心疼 也讓我牽掛
只是我心中不再有火花 讓往事都隨風去吧
所有真心的 痴心的話 仍在我心中 雖然已沒有他
......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花花花花花博會我來了
花博門票一日入場券 |
文章標題不是跳針也不是裝可愛,而是我要遙相呼應花博暖身曲的歌詞,其實有關花博一切的紛紛擾擾和口水戰,不是在一株20元的空心菜,更不是那無論師生警察都要跳強精補血的花博舞,而是早從一年前的這首「花博暖身曲」就開始了。
2010花博暖身曲
詞曲者:鍾弘遠
二0一0 二0一0
哼啊ㄏㄟ --------------
臺北 臺北 國際花卉博覽會 國際花卉博覽會
二0一0 二0一0
花花花花 花花花 花花 哼啊ㄏㄟ --------------
臺北 花的博覽會
臺灣 臺北 臺灣 臺北 臺灣 臺北 臺北
花的博覽會
二0一0 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
臺北 臺北 臺北 臺北 國際花卉博覽會
回想去年這首驚世駭俗的歌曲一出,馬上就引起廣泛討論。駑鈍如我,我還真的無法欣賞台北市政府的美學考量。
網路上最近流傳著兩篇很熱門的花博文章,一篇是「陳文茜:從花博看台灣」(不得不說這藍底白字的網頁實在很難看,你是怕人家不知道你是藍軍嗎?),另一篇是某網友針對他而寫的「花博是什麼世界? 什麼第一?」(我認為這篇文章反駁的論點和力道我覺得也不是多高明)很好,各有其觀點,各位看官請自行斟酌思考。花博還沒開始,衍生的弊案就層出不窮,實在也太丟人了,不過我不喜歡談政治,所以就此打住。
花博目前唯一影響我的一件事,就是妨礙了我去台北市立美術館看展覽的路線,當我七月去看「北美費城美術展」時,原本從捷運圓山站下走一下就到的美術館,卻由於花博展館的施工,封閉了酒泉街,從玉門街到美術館得繞上好大一圈,非常擾民。我還將施工圍牆上的地圖給拍了下來,有圖有真相:
但是,就事論事,我很喜歡花博展館那充滿設計感的建築和景觀。如果有來生,我最想當的是一名出色的建築師和景觀設計師。就憑著這點,我對於花博會還是充滿著期待。
於是,我早早就買了花博會的門票,早在六七月,我就利用前公司補助的旅遊經費買了兩張花博一日券,雖然我也不知道誰有意願肯跟我去看,不過只買一張實在太可憐太孤獨了,搞不好還會被同事笑,所以我還是一口氣買了兩張。
眼看花博會真的要開始了,無論這是150億花錢花很大的花博,還是北(七)市府花轟的花博,花飛花舞花滿天,我想,我應該還是會去看他一遭的。
希望到時看完後,再用我所聞所見所感,記錄一下囉!
2010/11/04 updated:
在此分享一下兩個延伸閱讀:
訂閱:
文章 (Atom)
寫在參加309反核遊行之前
圖片出自:日本藝術家 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 的經典反核作品 一開始,先來聽首好聽的【 棉花糖 katncandix2 - 深黑的河 】 吧! 我一直以來都犯個毛病,就是有時會過於理性,相信「證據會說話」,換句話說就是愛當「認真魔人」,...
-
由於工作的關係使用的是C語言,而static的關鍵字我卻常以JAVA的角度來理解而造成誤解,經過trace大量的code和翻查一些書後,我總算搞懂static在C語言中的用法了。原來他是依修飾的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功能,大致上就分為兩種,簡單筆記如下,以免以後自己又忘了: 1...
-
秉持著家訓「還能用就別浪費」的原則,我們家的3台電視一直都還是數十年前傳統映像管的那種。大約一年前我們終於將客廳的電視換成LCD TV(是買當初CP值最高的BENQ SH4242,可看 這一篇文章 )後,大家聚集在客廳前的時間變多了,接DVD Player看電影,接Noteb...
-
今天,我親自去參加了人生第一次的抗爭初體驗。為的就是NCC強制中華電信開放「最後一哩」的惡質法案。 依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於 7 月 25 日審議通過「電信法修正草案」,其中增列電信法第45條、中華電信 (2412) 必須依法以成本價格釋出共用管道、人孔、手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