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故宮,那是一個陰雨霏霏的下午 |
五一勞動節這天,我和好友丁丁以及丁嫂一同去故宮看個「生日快樂‧夏卡爾的愛與美」特展。去故宮看畫展這檔事我印象怎麼彷彿停在小時候,好像十幾年沒再回故宮看展了,這也是我第一次開車去故宮,光停車位就找了很久,我們下午才去,故宮兩側的停車場老早就停滿了,最後只好停在山下老遠的路邊(辛苦孕婦丁嫂了)。
這個象徵愛情、幸福洋溢的畫展,做了很多相關票價促銷的活動,例如一開始的7-11 City Cafe杯墊折價、夫妻兩人同行票價打折、情侶出示定情信物可以打折、現場還可以和夏卡爾的名畫拍紀念合照...等等。走進展場,放眼望去,不是手牽著手的,就是搭肩摟腰的,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展場裡頭光線如此不足、昏昏暗暗的了,因為遍地都在放閃光阿!
現場還可以拍攝紀念合照 |
馬克·夏卡爾這個來自俄羅斯的畫家,老實說我對他並不太熟悉,對他的作品也沒特別的感覺。後來他好像被歸類到「超現實主義」畫派,這個畫派專門畫一些不合邏輯的、與現實生活互相矛盾抵觸與衝突的、夢境的、內在的、潛意識的東西,但他本人可不這麼認為,就像hyde明明是個實力派的歌手你卻硬說彩虹是視覺系樂團一樣,本人聽了一定是憤怒不已外加跳出來澄清的,夏卡爾是這麼自我解釋的:
「很多人都說我的畫是詩的、幻想的、錯誤的。其實相反地,我的繪畫是寫實的……在我內心的世界,一切都是現實的、恐怕比我們目睹的世界更加現實。」─── 馬克‧夏卡爾
就「我眼中的夏卡爾」來說,就算他的用色再鮮明(註)、構圖再大膽,但我認為其本質上還是蠻枯燥單調的。暗藍色的天空、卡通般的農場元素(例如:公雞、馬、牛、羊),還有一定會出現的一對戀人(我又大致分為環抱中的戀人、互吻中的戀人、和「漂浮」中的戀人三類)、小提琴手或拉小提琴的羊、花束等等,起初看了幾幅覺得新奇有趣,但後面看了N幅還是如此,有如拿這些元素不斷複製貼上重新編排一下又是另一幅畫的幻覺,看久看久也就覺得有點麻痺了。
甚至這次大肆宣傳的《生日》、《我與鄉村》等名畫也無法引起我的共鳴,我總覺得那股流露出來的幸福甜蜜的愛意,有點太過刻意了,當主題動機意圖太過於明顯時,反而會顯得不太自然。但是看到現場很多情侶們都手牽手、肩並肩地看的津津有味,好吧!我承認這有點個人心境上的問題,不過欣賞一幅畫作的感受本來就是很主觀的。
不得不說,夏卡爾的繪畫風格強烈獨特,而且始終如一。從我的角度來看他的畫風,在構圖上,他帶有立體派(如畢卡索)的多元切割概念,在用色上,又有如野獸派(如馬諦斯)狂放不羈的風格,我想這和他們三個都是同一年代同一時期的大師有關吧,彼此畫風多少有些互相影響。相較於其他畫家一生當中總會經歷過幾次的轉折和繪畫風格的大蛻變,夏卡爾的作品辨識度極高,相信大家這次看過展後,爾後在看到類似的作品時,一定能舉起手指說「瞧!我知道!那是夏卡爾的畫呢!」這也不失為一種收穫。
除了「故鄉與異地」、「花束與戀人」、「畫家與動物」等單元,這次展出還有一個「音樂與戲劇」系列是關於是馬戲團和小丑的(我記得畢卡索和馬諦斯也有很多有關馬戲團的作品)。相較於之前不斷複製貼上的元素,這系列的畫作反而比較能吸引我。他的筆觸和用色,在這主題上依舊能夠發揮的淋漓盡致,彷彿在看「太陽馬戲團」般的精彩,這就能讓我深深折服了。我在畫中彷彿感受到了馬戲團小丑那股濃濃的悲哀,他筆中的藝人和小丑表情大多冷漠,色彩在舞台表演處激情濃烈,在背景舞台後則大多冷冽暗沈,象徵著這些小人物人前只為取悅觀眾的強顏歡笑,背後卻充滿了寂寞與哀愁。(有人說,夏卡爾畫的小丑、馬術師、特技表演者這些都象徵著被四處打壓的猶太人,因為他本身就是出身自俄國一個偏遠的猶太小鎮、一生過著顛沛流離、不斷逃亡的生活。)
就拿下面這幅畫來說好了,這幅畫也是同行的丁丁最愛的一幅。乍看之下這名丑角身穿彩衣,面露微笑的正在取悅左下方的女人和小孩,衣服採用最強烈搶眼的紅綠對比色,但背景卻是深邃的深藍色。左上方有樂池伴奏,遠方充滿一排城市建築,在這個夜晚,月光倒映在右下方的河中,有種刻意營造出靜謐安詳的氣氛。原本應該只是城市中的一個小人物的丑角,卻被刻意地放大比例到畫面最大,和下方的女人小孩形成強烈的對比,再看,丑角頭偏向一邊,眼神呆滯的凝望遠方,言語表情是否也顯得言不由衷起來?不知道在這歡樂身軀的背後,他還隱藏著多少辛酸和傷痛?
丁丁最愛的一幅畫《丑角》 |
現代人真的很幸福,尤其是台北人,幾乎一年四季都有重量級的畫展可以欣賞。不過我個人深深覺得故宮的這個展區並不算好,動線沒有規劃得很完善,配光也有點問題,有點過於太昏暗了,然而展區內也沒有設立一些座椅供人稍做休息,人一多起來,室內空氣也不夠流通(丁嫂就看得頭暈腦漲),現場就看到很多民眾看累了,乾脆貼著牆邊席地而坐,於視覺上實在也不太雅觀,畢竟故宮也是外國人必來之地,算是國家門面了,這些展場設計事先就應該通盤考量的,故宮不可能沒有請專家顧問來設計,犯這些錯誤也太不應該。故宮在夏卡爾展之後,緊接著展出的是「慕夏大展-新藝術.烏托邦」,希望上述的展場設計問題能夠有所改善,不然觀展的心情受到影響,也白白犧牲了這些遠渡重洋來台的藝術品們了。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找到《生日》當中那位幸福洋溢的蓓拉呀!
註:據說畢卡索曾經稱讚過「沒有一位畫家,比夏卡爾更瞭解色彩」。
延伸閱讀:
1. 夏卡爾的畫作欣賞(英)
2. 某位部落客對夏卡爾精闢的介紹(中):
乘著詩人羽翼的畫家──夏卡爾(Marc Chagall 1887─1985)(一)他的生平與鄉愁
乘著詩人羽翼的畫家──夏卡爾(Marc Chagall 1887─1985)(二)他的愛情與色彩
乘著詩人羽翼的畫家──夏卡爾(Marc Chagall 1887─1985)(三)蔚藍海岸夏卡爾美術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