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墨突不黔,身處塵囂,然偷得浮生半閒,張馳有度,靜屈一隅,望弦拉指撥,聆樂音流洩,似咫尺仙境,可謂幸福也。 --by Archer
之前那篇「贈票活動」的文章我又很幸運的被抽中了,所以上週五晚上就打算去台北中山堂去聽音樂會。這場音樂會名為「繁花似錦的巴洛克音樂花園II」,是由ATS(台灣弦樂團)所演奏的,順便紀念他們創團20週年。然而,古人有交代,「獨樂樂不若人樂樂、少樂樂不若眾樂樂」,我又上兩廳院售票網去多買了一張邀請朋友去聽(票價還挺便宜的,刷特定信用卡還打九折呢)。
從新竹到台北也是段不小的距離,況且我還得回家一趟拿相機。為此,我還特別請了幾個小時的假,想提早在三點半前離開公司。無奈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因為一些重要的公事而耽擱了,直到四點半我還在公司無法抽身!後來我用盡我最快速度極限,騎機車走光復路從清大飆到後火車站,看了手錶竟然才花了六分鐘!(刷新了我的個人最速紀錄!叔叔有練過小孩子不要學!)
坐回桃園回家後,又從桃園坐火車到板橋轉捷運,再搭到「西門」站,時間是那麼的緊湊,一切是那麼的剛好,離開場前10分鐘,好不容易終於快到中山堂了。我得很汗顏的說,之前來這都是去「西門町」鬧區吃飯逛街或是看電影,中山堂我倒是第一次進去。我印了地圖找了一下,從捷運5號出口出來就是了,愈靠近中山堂街燈愈加昏暗,相較於對面6號出口的五光十射,人頭鑽動,這裡似乎有一種低調靜謐的美感。
從路口望去,中山堂外觀還蠻有一點點「巴洛克」(Baroque/Barock)建築的風味,在這邊聽「繁花似錦的巴洛克」音樂會還蠻對味的!該不會這正是主辦單位選擇這場地而不在國家音樂廳舉辦的考量吧?走進門口,中山堂的內裝也很華麗整齊,門口兩排工作人員笑吟吟的帶位,目視大概有10來位工作人員,我們從入口到坐到座位上的短短路程大概就遇到了三四個吧!(在此得特別說,工作人員非常的「專業」盡責,在裡頭拿出相機和喝水都會被立即「柔性」勸止的!儘管注意事項寫的是表演中才不得拍照,我們喝的是礦泉水......)
節目開始了,鼓掌,簡單試一下音,小提琴首席(Concertmaster)點頭示意,開始演奏。等等,指揮呢?原來這樂團是沒有指揮的,聽慣管弦樂團大編制的交響樂,看這沒有指揮,只有各種弦樂器所組成的弦樂團,一開始還是不太能適應。(註1)
雖然不太適應,但不知道是不是太久沒聽音樂會了還是其他原因,聽見一開始拉第一小節的第一個音,我就感動的熱淚盈眶了!好和諧的音色阿!好絕妙的默契阿!耳畔聽見這一波波的舒服樂音,空間停留迴盪的殘響
如
韋瓦第:絃樂協奏曲,作品117
Vivaldi: Concerto for Strings, RV.117
柯瑞里:F大調第二號大協奏曲,作品6
Corelli: Concerto Grosso in F Major Op.6, No. 2
韋瓦第:大提琴協奏曲,作品413
Vivaldi: Concerto for Cello and Strings, RV.413
韋瓦第:為四把小提琴的協奏曲,作品567
Vivaldi: Concerto for 4 Violins and Strings, RV567
泰勒曼:G大調為二把中提琴與絃樂協奏曲,作品TWV52:G3
Telemann: Concerto for 2 Violas and Strings in G Major, TWV52:G3
韋瓦第:為二把小提琴,大提琴與絃樂協奏曲,作品565
Vivaldi: Concerto for 2 Violins, Cello and Strings, RV565
韓德爾:G大調第一號大協奏曲,作品6,HWV.319
Handel: Concerto Grosso in G MajorOp.6, No.1, HWV.319
由於我對巴洛克音樂是外行中的外行,這些曲子在此就不多做評論了,以免貽笑大方。(什麼?竟然一首J.S.巴赫的都沒有?)對我來說巴洛克音樂我只最熟那個有幾百個版本的韋瓦第《四季》,還有每次聽到一半一定睡著的巴赫《郭德堡變奏曲》,其他就一概不知了,嘿嘿。
只是,有一點我一定要特別提出來,那就是這場音樂會號稱全場「原樣演奏」(authentic performance),所謂原樣演奏指的就是以作曲家當時的樂器、樂團編制演出他們的作品,試圖還原十七、十八世紀音樂的面貌。所以相較於後人詮釋巴洛克音樂時幾乎都改以鋼琴,這場音樂會還是全場用大鍵琴(註2)演奏,在這裡我要用力的豎起大拇指說聲「讚!」,我認為大鍵琴才是最容易呈現巴洛克典雅宮廷氣質的代表性樂器阿!少了他這怎麼成?
大鍵琴(Harpsichord)的圖示
而我對大鍵琴的音色異常的著迷,幾乎整場都豎起耳朵在聽大鍵琴美妙的琴音!以前我在看歌劇的「宣敘調」時總是間插著大鍵琴加入簡單和弦的伴奏,好像說話對白的標點符號一般,顯得非常的別緻。而巴洛克的音樂用大鍵琴來伴奏也有這種感覺,他的音量比鋼琴小的多,音色卻比鋼琴還要清脆而細弱,質樸而溫潤。如果說鋼琴對我來說是個氣度恢弘、彬彬有禮的紳士,大鍵琴我感覺就像是位氣質典雅、溫柔婉約的淑女。
接著我要來「自首」一下,我不懂樂器只管亂聽一通,對於這種巴洛克型式的樂曲,談不上特別喜歡(我想小提琴手應該會很喜歡Vivaldi 吧),所以到了下半場的最後一首,我還是撐不住厚重的眼皮,很不爭氣的「睡著了」!沒辦法,請原諒我,最近實在太累了,昨晚才睡三小時呢!我大概睡了10幾分鐘吧,直到演奏完畢鼓掌時才赫然驚醒,接著聽見有人大喊「Encore!Encore!」接著樂團表演「三進三出」的戲碼後,開始坐定拉安可曲了。
雖然安可曲沒有在曲目上列出,不過我聽見一開始第一小節拉的長音就聽出來了,這是「G弦之歌」(Air on the G-String) 嘛!既然是巴洛克,果然還是要來點J.S.巴赫的東西,尊敬他老人家一下才是!不知道是不是我睡飽了聚精會神的聽的關係,我感到這首安可曲拉的非常~非~常~動聽,好聽到我又快噴眼淚了!我覺得這個ATS(台灣弦樂團)的演奏水準比我想像的要高好多,裡頭應該都是叱吒各方樂壇的頂尖老師們吧!誰說看表演都一定要看國外來台、廣告打超大、票價無敵貴的那種(肚爛躲公主我沒有在說妳喔),洋和尚真的沒有比較會念經啦!聽了那種貴森森的表演也不會比較有氣質啦!有機會還是要以行動多多支持我們台灣優秀的音樂家才是!
最後又多拉了兩首安可曲,不過這首兩都非常的短,我還沒聽出來是什麼就結束了,我猜應該是前面曲目選一段精彩的片段來再表現一遍的感覺,聽說這是很多表演者沒準備太多安可曲的大絕招之一。後來聽完後,我們走去西門町吃「熊一燒肉」,這家是吃到飽的燒肉店,肉的用料蠻頂級的,還有生啤酒無限暢飲,還開到凌晨三點,我看著整間滿滿的人和門口絡繹不絕的等待人潮,就知道這家有多有名了。我們吃到酒足飯飽方才滿足而歸,到家時已經是凌晨啦,雖然身體依舊疲累不堪,不過心靈和肚皮卻都是盡興滿足的!此時我詩性大發很想寫些什麼做個總結(阿不是已經寫在文章開頭啦?!),不過我想還是先好好補眠再說吧!
註1:關於樂團有無指揮的差別,台灣絃樂團首席譚正是這麼說的:「我認為最大的差別是,對合奏而言,沒有指揮的協助,更需要細緻的能力如彼此間的默契,並非只有指揮,樂團便不需要默契,而是指揮站在台前,劃拍子、作指示,合奏會較為容易。」
註2:大鍵琴正式名稱叫做「羽管键琴(Harpsichord)」,發聲原理和鋼琴是截然不同的(嚴格說起來他應該也是弦樂器),詳情可看維基百科上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