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羅東檜木之鄉自行車挑戰賽壓車記(上)


《獎章正面》

這裡荒廢了好久沒有新文章了,我來補點血寫些生活回憶錄!

這次是和幾個學長(公司資深的同事),相約參加《2009檜木之鄉-羅東自行車挑戰賽》,原先預定10月底的活動,卻因為颱風而延到11月中才舉辦。

由於是搭PP自強號直達羅東的火車,按台鐵規定單車一定要裝在攜車袋內(在此特別感謝阿砲借我的GIANT攜車袋)。

攜車袋不太裝的下我的19吋車架的登山車,為了怕在火車站裝半天裝不進去會很糗,我在家裡裝裝拆拆地演練了好幾次,好像當兵時的「大部分解」一樣,確定可以在10分鐘內帥氣的裝好才放心。



有關台鐵單車上車的相關規定眾說紛紜,我研究了一下,結論是不管小折、公路車、登山車、大車小車,只要能裝在攜車袋中的,就算是「隨身行李」,不用額外收費,這一點還挺便民的。

台鐵便民,話雖如此,但「誤點」永遠是他的「特色」。我們坐的這班因為雞頭故障(還是機頭?機身?不知道廣播在說什麼),嚴重誤點了60幾分鐘,我在桃園月台多等了一個多小時,我看著手機裡白先勇的《臺北人》電子書都看了兩篇,火車終於來了,遂和從新竹出發的J、S學長在車廂裡會合。

由於誤點的關係,到羅東車站已經是快七點了。也因為誤點超過一小時的關係,可以辦理全程退票(賺了一趟免錢的自強號!)。我們從後站下車,然後快速的組裝起車子,此時另一位老家住羅東的H學長開車來接應我們,我們今晚要住的民宿就在他家對面呢!



H學長用汽車開道慢慢帶領我們到他家(對面的民宿),位於五結鄉,很安靜很溫馨。在我們安頓好行李的時候,我一探口袋,發現手機竟然不見了!確定沒有掉在附近後,還麻煩學長載我沿路回頭找,終於在不遠的公路上找到了我的CHT9100,不過曾經是雪白無暇的機殼已經多了許多刮痕,觸控螢幕也支離破碎,應該是被車碾過了吧!

這隻手機是當初自己慶祝自己終於不再是米蟲,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時辦的PDA手機,花了近20K大洋,我總是保護貼、果凍套伺候,很小心地使用他,他也很爭氣的沒有故障,日以繼夜的在我身旁陪伴快三年的光陰。但是現實往往就是這樣,不管之前多麼小心翼翼,多麼萬般珍惜,只要狠狠的摔過一次,就會產生永遠無法彌補的傷痕了,想來真是不勝欷噓。我試了一下,還能夠開機,基於愛物惜物、有著四分之一客家血液的我,我想我還是會拿去送修吧,不管要多少維修費。(雖然阿砲不斷的慫恿我砍掉重練,換iPhoneHTC Hero,業績不是這樣賺的吧,哈哈!)


然後,我們一群人到了羅東夜市,位於其中的中山公園也是明天一早活動出發的起點。我來到這裡就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冰淇淋潤餅、龍鳳腿、一串心、卜肉、糕渣,屬於宜蘭小吃的記憶,隨著路邊這些香味彷彿又一一湧現。

我們從民權路切入(就是路口是屈臣氏那條),我向對宜蘭不熟的J、S學長預告等下會有連續兩攤生意特好的羊肉湯,果不其然,就算此刻正飄著細雨,阿灶柏和羊鋪子這兩家羊肉湯依舊有著絡繹不絕的排隊人潮,而到底哪家比較好吃我到現在還是搞不懂。

我們去H學長推薦的「台灣沙茶」吃著別家吃不到的、獨特沙茶味道的牛肉炒麵。我吃了幾口,嗯,這沙茶口味果然還是跟想像中的一樣耶!人的口味會變,小吃攤的味道總是數十年不變的,好讓你在需要回味的時候,可以再回來再好好吃上他一碗。

接著,不可免俗的,我們去買了包心粉圓,這裡的小路總是擠得水洩不通,更不用想找個內用的位置了。於是我建議到中山公園裡面吃,我們走進公園的樹蔭處,看見眼前有幾個年輕人正架著吉他、譜架和喇叭,一副準備就緒的樣子。我們就選在他們旁邊坐下,想說可以一邊吃著包心粉圓一邊聽著歌也是一大樂事!

想不到他一開口唱的就是小宇的「終於說出口」,嘿嘿,這真是一首好歌來著呀!到了副歌激動處,他帶點哭腔式的唱法,愈唱愈悲,到最後甚至近乎吶喊,很有感情的感染了在場所有人的情緒,連圍觀一對一對的情侶們都為之動容似的,停止了摟抱。而我們一夥人本來是很歡樂的氣氛,聽完這首歌後都不約而同的往我臉上看去(我是臉上有屎嗎?)。平時總是扮演著冷面笑匠的J學長,還在這首歌唱畢時趨前投了一百塊到吉他箱前的牛奶罐裡,對主唱說「可不可以唱開心一點的歌?」,然後走回來時看著我對我淺淺一笑,頓時我真的覺得好感動好感動阿!沒想到J學長除了是Device Driver超強兼Linux Kernel達人之外,竟然也有這麼貼心的一面!

結果第二首換個胖胖的男孩,一邊刷著吉他一邊唱著張宇的「沒關係」(這首是有比較開心嗎?還是這是接著前一首的心情?XD),不過無所謂啦,至少是首旋律輕快的快歌。他們的歌聲說實在的都挺不錯的,有種原住民獨特的唱腔和口氣,尤其是在這昏黃的公園樹下,旁邊有著四色閃爍的造景燈泡,剛下過雨的清新空氣,微風徐徐迎面,柔柔的月光灑落,氣氛真的很好。

四個大男孩,在這樣的夜裡,中山公園的樹下,蹲坐吃著包心粉圓,聽著街頭藝人的歌唱表演。這種氣氛,真的好懷念呀!H學長還語帶感性的說:「這樣的感覺,好像回到大學生活唷!」我想大學生活,離我們都很遠了吧!


未完待續...(怎麼還沒寫到單車比賽阿?)


推到 Plurk!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自然人憑證介紹



這是內政部為了推自然人憑證主打的廣告,來替他免費宣傳一下!

不過都什麼年代了,還在玩唐先生的梗......

唐先生(樊光耀)老早就沒在打破花瓶了,除了一直在遠傳搞拍賣,還在《色戒》當起漢奸易先生,在《光陰的故事》當了孫爸,最近甚至還在《痞子英雄》當起隊長了。現在還在拍唐先生的故事,我想大家老早都忘了吧。

說到「自然人憑證」,我的理解是將它視為「網路上的身份證」。它雖然是個好東西,但是感覺卻沒有很常用,最方便的還是上網報稅或繳罰單的時候吧!可惜現在申辦都要錢了,我在今年報所得稅時也去申辦了一張,後來才發現前一年我靠國家養的,根本不用繳稅;加上我騎車又一向循規蹈矩,沒啥罰單要繳,自然人憑證對我來說可說是無用武之地。

為了怕我誤導大家,我還特地上他官網查了一下這張卡還有什麼用途,果然如想像中的少阿!我想政府除了大力推動自然人憑證的申請外,也應該多想想怎麼利用這憑證在網路上辦更多事,例如所有政府機關網站都應該設置網路櫃臺,將一些業務透過憑證認證後來線上處理。各大網路銀行除了輸入帳號密碼外,也可用這張卡來辨識身份,或甚至用來做拍賣認證(可以有效杜絕人頭帳戶或詐騙集團),其實網路上很多應用是很需要這種憑證(或說金鑰、數位簽章)來確認身份的,尤其是有金錢往來的交易行為,畢竟網路世界實在充滿了各種陷阱,能多一道確認,就多一份安全。


最後,誠實的我還是必須很心虛的承認,這篇沒啥內容的文章其實是為了參加抽獎而寫的,比起介紹自然人憑證的功能,我還是對燃燒的靈魂比較有興趣,所以我想就到此為止,就此打住吧,哈哈!


推到 Plurk!

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前世是誰埋了妳?





書生拿著書在打瞌睡。欣賞他的人說,你瞧,他多用功,睡著了還拿著書。不欣賞他的人說,你瞧,他多懶惰,一拿著書就睡著了。看的人不同了,書生就不是那個書生了……

你愛他的時候,他的缺點就是優點。你不愛他的時候,他的優點也成了缺點。看的眼光不同了,他就不是他了……

和一個人牽手的時候,就以為會是一生一世的相守。等到隔著太長的一段心路望回來,才驚訝的發現,雖然彼此都那麼熟稔的活在彼此的身邊,卻連相互述說的慾望都已經沒有……

是的,冷眼旁觀著,彼此都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河川。而河川,永遠都只會覺得是對方這座橋在走……


從前有個書生,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結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卻嫁給了別人…… 書生受此打擊,一病不起。這時,路過一遊方僧人,從懷裡摸出一面鏡子叫書生看。

書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地躺在海灘上。路過一人,看一眼,搖搖頭,走了…… 又路過一人,將衣服脫下,給女屍蓋上,走了…… 再路過一人,過去,挖個坑,小心翼翼把屍體掩埋了……

僧人解釋道,那具海灘上的女屍,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個路過的人,曾給過她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戀,只為還你一個情…… 但她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後那個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現在的丈夫……

前世,究竟是誰埋了妳?


金岳霖找到了林徽音,他用一生的孤獨來回報林徽音這位前世埋了他的人……

徐志摩找到了誰?

「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的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這是他在追求陸小曼時說的話……

他輕輕的從林徽音的身邊走了,正如他輕輕的來,他輕輕的揮手,沒有帶走音身邊的一朵雲彩…… 為了滿足陸小曼奢靡的生活,他頻繁的往來於南北授課,在碧藍的天空中,他把他34歲的生命回報給了前世埋他的陸小曼……


人們從奈何橋上匆匆走過。

孟婆說:「行路的人,喝碗孟婆湯解解渴吧。」口渴的人心急的喝了。

於是,那個前世埋他們的人,在他們頭腦中漸漸模糊了……

他們開始驚慌的四處張望,妄圖在茫茫人海中尋找今生的愛人…… 「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其實,你攜起他的手時,就是前世殘存的記憶在提醒你了…… 前世埋你的人,就是你身邊與你相濡以沫的愛人啊~

欣賞那個打瞌睡的書生吧,他真得很用功~ 你瞧,他睡著了還拿著書呢~


月光下的大海,泛著粼粼的波~ 朋友說:和你的愛人去看看月光下的大海吧~ 在大海的最深處,也許就是藏著你前生的記憶呢~~

三生石上的舊精魂,真的不是一個美麗的傳說麼?

與前世埋過我的愛人,攜手在銀色的沙灘,那該是今生最完美的一種幸福了吧……

我從奈何橋上走過,孟婆說:「行路的人,喝碗孟婆湯解解渴吧~」

「不了……我不喝~我寧願在忘川河邊忍受水淹火炙的折磨,我也一定要記得,前世,是誰埋了我~」



============= 以上為網路無斷轉載文之分格線 =============


Archer讀後雜感:


記得前世是誰埋了我,很重要嗎?
前世埋你的人,就是你身邊與你相濡以沫的愛人嗎?
就算如此,就能順利的、如願以償的在今世還報,與之長相廝守嗎?

整篇文章我只完全同意第二段的話,如果只有一二段就收尾,那這就是篇絕妙好文。
其餘的地方,說了一些故事,寫了一長篇,主旨不過是「珍惜當下」四字。
如果珍惜當下就會有美好結局的話,這篇文章的作者未免太也天真了吧?

況且,通常死後埋了自己的人,都是自己的家人居多吧?這在邏輯上說的通嗎?


文中插了一段講到了金岳霖、林徽音、徐志摩、陸小曼之間的愛情,很勉強的穿鑿附會上去,語焉不詳,不免令人產生歧義,我有必要以我的理解來小小澄清一下。

徐志摩和陸小曼這段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我就不提了,不記得的請再看《愛眉小札》一次。
我只能說陸小曼並非想像的這麼壞,小曼的文采和才情也是有目共睹的,在那樣的時代,她只是溺於「物欲」而無法自拔,志摩追求的卻是「性靈」上的交流。

在徐志摩的一生中,最愛摩的人,只有曼;摩最愛的人,也只有曼,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縱使小曼有再多的不是,在真愛的殿堂上,一切都是可包容的,在志摩的心中,一切的辛苦也都是甘之如飴的。



林徽音與梁思成從小就認識,算是倆小無猜,而梁思成的老爸是鼎鼎大名的梁啟超,林徽音的堂叔是「與妻訣別書」的黃花烈士林覺民,都是名門之後,也算世交。徐志摩放縱不羈的愛情個性,有段期間確實轉到了對林徽音身上,由仰慕而生愛意,徐志摩拋棄髮妻張幼儀,苦追林徽音而不可得。但其實林徽音自始至終,是沒有愛過他的,這和電影或電視劇所演的劇情,有很大的出入。(註1)

那時梁思成除了有個教授老爸以外,還只是個沒沒無名的小學者,而徐志摩當時已經是馳名中外風流倜儻的瀟灑人物,為什麼這位「佳人」會選擇小梁這位宅男而拒絕「才子」的追求呢?這答案或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或許是他老爸梁啟超為了搶這位好媳婦、從中作梗,訓退了徐志摩這個搶兒子老婆的學生;又或許她對思成的愛早已經是根深蒂固、難以撼動了;又或許不是每個女生都都會禁不住浪漫多情的攻勢而淪陷的吧!無論如何,後來事實證明林徽音的眼光是對的,梁思成因為林徽音的一句「喜歡建築」毅然投入了這領域,後來術業有成,成為中國建築界的重量級人物,中國建築的歷史總少不了這位大師。這個故事可以鼓舞現代的眾多「阿宅」們(包括我),只要肯努力,只要用情深,一樣可以贏得美人芳心的!

不過,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就是,徐志摩的死因是飛往北京的飛機空難,而此行正是要去參加林徽音的演講,或許他命裡終究逃不過林徽音這關吧!我以前讀到這段故事時就時常在想,如果我也能在趕往愛人所在的途中意外身亡,那該有多浪漫!我真的很想有這種機會,至少她會一輩子記得我的好,而不會總是猜忌我心中的最愛不是她。



至於金岳霖,我想對他有印象的人就少了,但這才是我想寫這篇感想的主角。他是位影響中國哲學史深遠的一代宗師,畢生從事哲學、邏輯學教學和研究工作。為什麼傳言他為了林徽音終生未娶呢?有段故事是這麼說的:

當時梁林夫婦住在總布胡同,金岳霖就住在後院,但另有旁門出入,平時走動得很勤快,就像一家人。1931年梁思成從外地回來,林徽音很沮喪的告訴他:「我苦惱極了,因為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梁思成非常震驚,一種無法形容的痛苦捉住了他,彷彿連血液都凝固了。他一夜無眠翻來覆去的想,他一方面覺到痛苦,一方面也很感謝林沒有將他當成一個傻丈夫,她坦白而誠實得好像是個小妹妹招惹了麻煩向哥哥討主意。

他問自己,徽音到底和誰在一起會比較幸福?他雖然自知他在文學、藝術上有一定的修養,但金岳霖那哲學家的頭腦,也是自己及不上的。

第二天,他告訴林徽音,「妳是自由的,如果妳選擇了老金,我祝願你們永遠幸福。」說著說著,兩個人都哭了。後來林將這些話轉述給金岳霖,金岳霖回答,「看來思成是真正愛妳的,我不能傷害一個真正愛妳的人,我應該退出。」從此他們再不提起這件事,三個人仍舊是好朋友,不但在學問上互相討論,有時梁思成和林徽音吵架,也是金岳霖做仲裁,把他們糊塗不清楚的問題弄明白。

金岳霖再不動心,終生未娶,待林梁的兒女如己出。


有趣的是,以上的故事不是金岳霖說的,也不是梁林夫婦說的,是由梁思成在林徽音去世後續弦的第二任妻子林洙(註2),在梁金兩人都過世後才披露的,更增添了這故事的真實性。一輩子默默的愛著一個人,不但退出成全,給予祝福,甚至愛到當他們小孩的乾爹,這是需要多超卓的勇氣與脫俗的情感?而他在林徽音去世時寫的輓聯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對徽音的評價總是以『極贊』來形容之。林徽音死後多年,某天金岳霖鄭重其事地邀請一些好友到飯店赴宴,眾人大惑不解。開席前他方才宣佈說﹕「今天是林徽音的生日﹗」頓使舉座感嘆唏噓,足見他對林徽音深藏於一生的至情至性。


後來還有段插曲,有個金岳霖鐘愛的學生,突受失戀挫折打擊,萌生了自殺念頭。金岳霖多次親去安慰,苦口婆心地開導,讓那學生認識到﹕『戀愛是一個過程,戀愛的結局,結婚或不結婚,只是戀愛過程中一個階段,因此,戀愛的幸福與否,應從戀愛的全過程來看,而不應僅僅從戀愛的結局來衡量。』最後,這個學生從痛不欲生精神危機中解脫了出來。這或許能解釋,為何在林徽音死後,金岳霖仍舊獨身,終身不娶的原因吧!縱使有再出色的女子,與她相比,也黯然失色,新娘若不是她,娶妻何用?

至死不渝的愛,我以為只有在金庸的小說看過,想不到民初這新舊觀念猛烈衝擊的年代,竟然出了這麼一位金情癡,金岳霖真不愧是中國第一哲學家呀!(因為偉大哲學家的愛情都是柏拉圖式的嘛)





不知不覺,腦中又開始浮現星爺電影的台詞了:(抱歉我真的是星迷)

「記憶是痛苦的根源,你能忘記,是福氣!」

「聽你這麼說,像是暗藏欷噓。」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註1:電視劇《人間四月天》,名字來自林徽音詩作《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有誤導觀眾以為這首詩是寫給徐志摩,但其子梁從誡卻跳出來辯駁說是母親寫給孩子的詩。梁從誡更大聲疾呼「我母親並沒有和徐志摩談戀愛!」詳見這裡


註2:或許有人又問林洙什麼來歷?她是梁思成的學生,足足小他27歲,在林徽音過世後毅然決然的和前夫離婚,陪伴恩師度過「文革」時期的艱難歲月,直自終老。或許有人覺得這些人的愛情怎麼這麼混亂阿?但是遇到愛情,有招架之力的又有幾人?林洙的離婚、師生戀、老少配在當時不被世人所諒解,但她明知思成心中最愛永遠只有徽音一人,仍患難與共,每分每秒過著卑微、隱忍的日子,直自思成死後亦不再嫁,悉心照顧子女,這種愛情何嘗不見偉大?關於她的故事詳見這裡

延伸閱讀:

一代大師金岳霖

金岳霖與林徽因的曠世情緣



推到 Plurk!

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

你會不會

在某個不成眠的夜裡,你會不會深刻的感到孤獨,

此時或許是獨自一人,或許身旁有人陪伴,

但都無損於深沈的體會那無止境的悲哀。

這種孤絕的寒意是由內而外的,是無聲無息的,

總是鋪天蓋地的襲來,輕易的淹沒你所有的防備與武裝。

然後,你只能赤裸裸的瑟縮在床角,

默數著牆上秒針的滴答,靜待黎明來臨時的救贖。

然後,做個苦笑的無奈表情,告訴自己,

人不過也只是個血肉之軀罷了。



然後,心中不斷反覆哼起這首歌......



會不會

作詞:陳綺貞 作曲:陳綺貞

離開你的視線
卸下我為你偽裝的容顏
紅的唇 白的臉 灰色的午夜

離開你的世界
讓情緒完完整整的宣洩
冷的心 熱的淚 空白的想念

我想今夜就這樣吧
就算孤獨也無所謂
也許有一天你開始後悔
會不會
會不會

我想今夜就這樣吧
就算孤獨也無所謂
也許有一天你開始後悔
會不會
會不會



然後,泡一壺茶,開始寫一闕詞......


秋風盡褪黃葉落,蕭瑟長路雨煙濛,

自別後,異鄉愁,離人故情依舊濃。



柔思寸斷魂夢中,昔日千里來相送,

靈犀通,心相擁,無奈今朝各西東。



何日還重逢?月似灑脫,月朦朧。

今夜誰與共?星影稀疏,舉杯空。






那,然後呢?

推到 Plurk!

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瘋皮克斯


強烈建議看過的、沒看過的朋友們都先看完這段《瘋皮克斯》影片簡介再看文章!

自從北美館八月初開始有這個「皮克斯動畫20年」展,開始掀起一股全民「瘋皮克斯」的運動。大朋友帶小朋友,男友帶女友,熟悉皮克斯的,不熟皮克斯的,無論大大小小男女老幼,通通都不斷地湧入這個窄窄的門口,彷彿沒去看過就是跟不上流行似的。尤其是越到展期截止前的假日,人潮越是爆滿,如果你是在十月後的假日才去排隊欣賞的,你應該懂我所說的感受。


雖然我的票早在四個月前就預購套票了,但是秉持著「人多的地方不去」的原則,我就是不喜歡去湊熱鬧。眼看展期又快要截止了,好幾次想去看,都千里迢迢到了門口了,又被排到馬路上的上千人潮給嚇到而作罷(絕不誇張!)。而回到家後又萬分惋惜,望穿秋水,不知何年和月才能得償所望。直到上週我作了一個關鍵的決定後,終於能一償夙願了。



這個關鍵的決策就是--請假去看!沒錯!既然假日總是要排成千上百個才進的去,索性請一天假利用平日去看,人潮總該會少一些了吧!事後證明我的如意算盤是成功的,我利用上週五的下午前往參觀,果然排隊的人潮大減。但是仍舊棋差一著,少算一步,那就是--不該開車去的!出門前我還信誓旦旦的和老弟說,北美館後面有免費停車場,可以開車去,但是忘了停車場位置極少根本不夠停!公告有講我們都沒有在看,活該!結果害得老弟從門口到停好車這不到200公尺的距離,他約停了兩小時多!真的是很慘!如果是搭捷運來的話,兩小時多我們應該早就看完回家了吧!


簡單俐落、藍白色調的Pixar展覽旗幟



在老弟停車的同時,我先跑去幫他買票,我在一旁望著迂迴的排隊動線和參觀的民眾們,一對對人們興致勃勃、有說有笑時,我看著他們臉上滿心期待的表情,竟有種說不出的失落感覺。不斷的打電話給老弟確定他還要停很久,就決定先去看二三樓免費的展覽順便等他了。二樓展的是「25年典藏精粹」,這個展覽我在上次來看龐畢度時就有大略看過了,是北美館典藏作品的精華之作,表現出台灣自日治時代至今的美術發展沿革,和不同時空不同背景所煥發的人文精神,其實很有可看性,作品本身也很具有台灣本土的在地特色,但我猜想在皮克斯展無比強大的吸引力下,會願意走上樓梯看這個展的人應該少之又少吧!



上樓後,果然不出所料,裡頭的民眾不超過20個吧,我從走廊向下望,跟一樓萬頭鑽動的景象對比,感覺格外的諷刺,這裡真可說是門可羅雀。我很幸運的還遇到了親切的現場解說阿姨,後頭跟著四五個看起來像高中生的年輕男女,我趕緊跟了上去聽著講解。透過簡單的解說,我更能體會這些台灣早期的藝術家所要表現的意涵。其中我對黃進河的那幅《火》印象很深,偌大的畫布以油彩塗料、大膽鮮豔的對比色做作者對台灣意象的摹寫,真的是很「俗又有力」,也令我想到台灣特有的廟會、電子花車、八家將等等在地文化。而侯俊明的《搜神記》系列畫作更是讓我開了眼界,暗藏在某個展區的小隔間裡,門口還有「十八禁」的告示,進去後是別有洞天,有些「怪力亂神」的神怪和註釋,天馬行空的想像,男女的性徵做大剌剌的特寫。我在裡頭很仔細的閱讀完每一個字,算是另類的驚世警語,對時下輕浮紊亂的男女關係作極度的諷刺,挺有趣的,如果有緣見到可別錯過了。



至於三樓展出的是「上海故事」和「創新水墨藝術展」,三樓更是冷清,大概含工作人員還不到十人吧。不過這樣我反而喜歡,我本來就很喜歡水墨畫,這些跳脫傳統水墨畫的作品,有撕貼、拼貼、火燒、拓印、指印等等,算是徹底顛覆我對水墨既有的印象,也才知道還有這麼多的表現技法。而我原本想一幅幅畫慢慢看個過癮的,但是三樓人實在太少,冷氣實在是太冷,當我坐著欣賞水墨展的「字球」影片時,冷到我都發直抖了,只好趕緊下樓取暖。


門口的小小排隊人潮(排到這裡應該恭喜你!表示你離入口不遠了!)




好不容易等到老弟停好車進來,此時發現人潮剛好是最少的時候,很幸運地,稍微排隊一下就進場了。若看過文章最上面的短片簡介,展場裡的細節就不再多「雷」了,我身為皮克斯的粉絲,進去看著由設計角色、故事構想,到設計整個世界、藝術風景、定色調、決定打光等等細節,鉅細靡遺的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展現出來,真的是從頭佩服到尾,除了大感動還是大感動!可別以為一部電腦動畫電影從頭到尾都是由電腦動畫完成,事實上他們一開始都還是堅持用傳統的手繪來設計、討論,而一切還是以「有趣的故事」為最大的前提,沒有引人入勝的故事劇本,一切免談!至於電腦繪圖是很後面很後面的步驟了。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A Pixar film is driven by the story, technolgy is a means, not an end.
(皮克斯電影以故事為導向,科技是種手段,而非目的。)

我好愛好愛這幅粉彩畫唷!(這幅展區有展出,原畫作尺寸其實很小!)




展覽的作品表現方式有傳統的鉛筆、炭筆、素描,到用麥克筆、粉彩、拼貼、壓克力顏料,還有最後少不了的電繪,每一種素材和技法都是美到誇張,甚至懷疑這些手稿是「為畫而畫」而不是為了要製作電影而畫的,這些過程本身就是一件件藝術品,因為實在是太完美了!其中我看了最久的是一幅《海底總動員》的炭筆素描,光影的掌握度真的是「已臻化境」的功力,用炭筆把深海裡的世界畫得好神秘好美,尤其是陽光由上而下投射進海平面的感覺,畫得既自然又立體!我還觀察這位畫家的所有作品幾乎都是炭筆素描,真的都很迷人!好想飛去美國向他拜師學藝唷!另外值得推薦的是皮克斯的所有粉彩畫,粉彩本身就給人一種樸實安定的感覺,不經精雕細琢,卻是值得玩味再三。皮克斯的粉彩作品筆觸平塗得超自然的,且每塊色塊的運用都無比精準,你彷彿可以感受到光影自然的投射、空氣在其中順暢的流動,我看了真是完全折服,嘆為觀止!我不禁想起我小時候也曾畫過粉彩畫(有圖有真相),但是無論我怎麼畫都畫不出古樸有趣的氣氛和立體的感覺,唉!資質差太多了!真是令人不勝欷噓!


國中美術課時的粉彩畫靜物寫生習作(獻醜了...)



最後還是要提一下本展的重點「幻影箱(Zoetrope)」,利用肉眼視覺暫留的原理,以每秒十八格轉動加上四周的閃光,造成幻影箱內角色連續動作的錯覺。但既使背後的原理再簡單,第一次看還是會直呼神奇,我看見旁邊的小朋友們瞪大了眼睛,趴在玻璃前,一直「哇~哇~」的鬼叫,也不能怪他們,有親眼目睹的人們一定也會深深的被感動吧!再次強調,幻影箱和最後出口前的小短片動畫是本展的精華濃縮,這兩個是絕對不容錯過、絕對必看的重點!


幻影箱帶給人們無窮無盡的想像、歡樂與感動


在親自看完展覽後,我終於瞭解為什麼看過的人們會有「很好看」和「很難看」的兩極化評價了!覺得「很好看」的人大部分像我一樣是Pixar死忠粉絲,少部分是在人少的時候去仔細看而有所感動的;覺得「很難看」的人除了少部分是對皮克斯沒特別喜愛或甚至沒看過每一部電影的人外(我在現場聽到很多人在問「衣夫人」是誰?),很大的原因是在人太多的時候來看的。這些手繪畫稿、故事板、分鏡設定等都是很片段、很小幅的作品,如果人一多根本擠不到前面去仔細欣賞細節,走馬看花的結果只看的到一堆人頭竄走,當然會覺得索然無味。所以主辦單位控制進場人數是絕對有必要的,只是會對不住外面苦苦等候排隊的人們了。


看完展後別忘了去角落蓋紀念章唷!



最後我提供給最後兩天假日還想要進場觀看的朋友一些重要的看展攻略:
1. 如果你還沒買票(現在各大售票管道都停止售票了),想到現場再買票的人,建議你可以取消去看的念頭了
2. 最好在北美館開門前(九點前)就去排隊,畢竟早起的鳥兒還是比較有蟲吃
3. 進去看展時,建議走相反路線:先衝到最後看影片、幻燈箱等動態的展區,再回到前半部慢慢看畫稿、模型等靜態的展區
4. 如果你還是覺得意猶未盡,或根本還沒看到展覽,還有機會!只是要跑遠一點,「聽說」12/8起會繼續在高雄展出!



有學者曾這麼說過「美術館辦這種展覽,迎合大眾口味是種自甘墮落!」,我覺得這真是很弔詭的邏輯,弔詭之處在於,如果這句話是從一般民眾們的嘴裡說出來,我會覺得真是超有哲理的!但是若是從學院派的學者口中說出,我會覺得真是自以為是、自大狂的胡言亂語。不知道各位覺得呢?

更多照片請看:這裡


延伸閱讀:

皮克斯動畫20年展官方專屬網頁 http://online.tfam.museum/pixar/

皮克斯動畫20年展官方部落格 http://pixar20.blogspot.com/

皮克斯講壇 :動畫藝術與藝術家

Pixar 動畫師 Cameron Miyasaki 的個人訪談

市調報告:皮克斯動畫,國人最愛「怪獸電力公司」

推到 Plurk!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新詩創作] 煮夜

發信人 Archer (天天不睡資訊系^^), 信區: New_Poem
標 題 煮夜
發信站 資訊傳奇 (Tue Mar 6 19:00:15 2001), 轉信
───────────────────────────────────────

讓疲倦和驅體躺下吧
落葉和天空一起陷落
無涯的水澤
你看見自己焦渴的雙眼
多麼像被謫的星宿
不可斷絕的青空的別愁……

悲劇的面容伴隨幽暗的魂魄
漂泊者的追索比冥想更深、比鳥翅更高
太陽所歸趨的方向
一如星宿急於歸位
而不可閱讀的命運啊
乘著不被在乎的冥灰羽化

此後濃夜風起雲湧
時間剝落落於銀光之混濁漩渦
喝然 定住
在妳的語意中逡巡
在我的誠意中窺探
濃夜稠的化不開
便煮夜 至狂沸
再一飲而盡





小記:無意間翻找到了我大一時在BBS有感而發寫的詩,想不到八年後的這個深夜,我怎麼還是一樣的心情和感慨呀?真的是不夠長進阿!如果這是黎明前漫長的黑暗,我會耐心等待曙光的到來;如果生命能自己找到出口,我希望上天能給我一些指引,那怕只是那一縷光亮,我也必會勇往直前!


推到 Plurk!

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飆出璀璨的未來



日前又趁著展期截止前去中正紀念堂內的中正藝廊參觀《飆未來 - 未來主義百年大展》,就算當天台北的天空和心情都是灰濛濛的,還是要把握這最後的機會,風雨無阻的前往呀!老實說在有這展覽前,我從來都不知道什麼叫做未來主義,參觀前一晚還特別上了官網維基百科研究了一番,果然是個完全陌生的學派!怎麼我腦海裡的美術史從沒這一段?真是見識淺薄呀!(未來主義的由來和簡介請自行參考官網簡介吧,那些官樣文字就算抄過來也沒啥意思)




過了一開始的這面牆,是一段打著跳動雷射光束的小走廊,在黑暗狹窄的空間加上雷射效果,一位位進入參展的觀眾穿梭其中讓雷射投射於身上,人們和自己本身彷彿也成了一件件渾然天成的作品,更增添了些許未來感,我很佩服主辦者展場設計的創意。穿梭那群雷射光束後,隨即進入展場內部。進了展場後,進入眼簾的是一幅幅色塊鮮明、既不抽象又不寫實的畫作,看著看著,竟產生一種適應不良感。這畫風跟古典學院派還有我熱愛的印象派、野獸派等截然不同,也不是超現實主義和達達派的那種形而上的前衛表現手法,給我感覺算是一種介乎其中的、特別強調時間和速度感的呈現風格。


「機械」、「速度」、「動感」這些是未來主義一再提到的關鍵字,在20世紀初機械帶來的衝擊,能使那群藝術家能對未來做出如此大膽的假設和想像,準確的預測出現在流行的世界,真的是很有遠見又神奇的事。未來主義畫家們所使用的繪畫技法和原理主要源自「共時性」(simultaneity)的觀念,即將運動中的對象物之動作、步驟、影像或藝術家本身記憶、情感、聯想中結合成一體展現行為。未來主義重視的是表現事物的「過程」而非事物本身的強調,算是一種「Action-Art」。以攝影學來說,這種表現手法近似於「多重曝光」,所以可以在平面的畫布上激起一種機械速度感的氛圍,在動力和速度的呈現外,同時也產生出音效的感受,有人也說他是一種「用眼睛來聽」的藝術。


賈科莫‧巴拉(Giacomo Balla) 「速度+光」

這幅是我感受最深的作品,筆直的線條刻畫出強烈的速度感,就像身處車上望著車窗外不斷向後飛逝的風景一般,而圓滑的筆觸象徵著不斷滾動的車輪,整幅畫作只有單色搭配簡單的構圖,眼光隨著畫布上的線條遊走,卻給予人一種不斷行進間的錯覺,產生了類似音樂旋律般反覆的律動感(groove),也因為這種和諧的韻律感,讓觀賞者的心理產生愉悅的感受和觀賞樂趣。我覺得這是我心目中對於未來主義最經典的代表作了(註)。至於官方主打的「盧格車站的火車」、「聖火傳遞人」這兩幅畫,雖然技法更為精緻、更有話題性、更能表現未來主義的精髓,但我反而沒有太多的感動。


巴德薩利 「盧格車站的火車」 和 維多里歐‧科隆那 「聖火傳遞人」

我先是自行瀏覽過了一輪,後來發覺現場出現了解說員,我便又湊上去仔細的聆聽一番,果然聽到了自我假設的錯誤和沒想過的細節,果然還是要聽現場解說或租語音導覽才行!而現場除了畫作和雕塑作品之外,竟然還有畫展很少見的服飾設計、帽子設計,彩繪椅子、檯燈和皮包等等日常生活用品,還有一些相關書籍,甚至還有食譜!可見未來主義早以藝術作品的形式融入日常生活中,除此之外,更以政治活動、時尚流行、廣告行銷、舞台設計、印刷工藝、室內設計及建築等型態融入社會各個層面。這種深入結合藝術與生活的方式,對後來的戲劇、舞蹈、文學、藝術、攝影、建築、烹飪等等領域影響深遠。由此可見,未來主義確實開啟了二十世紀前衛藝術的嶄新一頁。


特別值得寫出來稱讚的是,我對於「中正藝廊」此次展覽的瀏覽動線感到很滿意,比起上次在北美館看的「龐畢度畫展」更為流暢。從入口的雷射光進入,欣賞具代表性的雕塑作品,再以時間為主軸設計,依序分成五六個主題,每個主題都有在牆上以巨型海報做明確的簡介,到最後欣賞完最後的主題「未來主義宇宙航空畫派」 (Aerodynamic and Cosmic Painting)至出口,感覺整體流程都有經過精心的規劃,給人一種充實滿足的欣賞體驗。出口把關的小姐還親切的說可以在手上蓋章,當日即可不限次數再進入觀賞,令我感受主辦單位的用心和貼心。

出了展區後,想當然爾的是必須穿越販賣各式各樣周邊商品的攤位,從導覽手冊、海報,到書籤、拼圖、馬克杯、杯墊、各式文具等等,我並不反對藝術展外販售這些商業產品,反而還挺激賞的,藝術本來就不該是高不可攀的,本來就該是走進生活的,只要售價合理,質感夠好,我想剛欣賞完展覽有所感動的畫迷們,消費起來是不會手軟的。所以我以行動支持,順便買了一件「未來主義T恤」,上頭印製的就是前述我最喜歡的畫作,不過,如果可以的話,我更喜歡展場內展出的「未來主義背心」呀!那個設計和配色實在是太酷炫了!


借用官網引言所述,未來派藝術家宣稱:「為什麼我們要回顧過往?在這個要打破所有不可能迷思之際還頻頻回首?時間與空間已於昨日逝去。我們活在這個絕對的世代,我們已經創造出永恆且無所不在的速度!

是呀!為什麼我們還要回顧過往,頻頻回首呢?擺脫過去的種種包袱與羈絆吧!璀璨的美好未來是從此時此刻起,憑藉著勇往直前、絕不回頭的勇氣和一鼓作氣的衝勁,一步一步所「飆」出來的!




註:後來我才知道這件作品是來台145件參展的作品中最昂貴的一件,目前市值高達一百八十萬歐元,相當於八千三百多萬台幣,可見我還挺識貨的!哈哈!


延伸閱讀:

《飆未來》官方網站

未來主義 - 維基百科

Futurism - Wikipedia (英文版解釋更詳盡)

觀【飆未來:未來主義百年大展】


推到 Plurk!

寫在參加309反核遊行之前

圖片出自:日本藝術家 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 的經典反核作品 一開始,先來聽首好聽的【 棉花糖 katncandix2 - 深黑的河 】 吧! 我一直以來都犯個毛病,就是有時會過於理性,相信「證據會說話」,換句話說就是愛當「認真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