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花博閉幕全家老小一波流

Photo by iPhone "HDR Fusion" app


花博在4月25日風風光光的閉幕了,我望著半年前就買好的一日入場券,原本買了兩三張就是想看看有沒有哪位女孩願意陪我去的!不過望呀盼呀日復一日,不知不覺就快要閉幕了,阿宅方才如夢初醒,這種事怎麼可能發生?!眼看券就要過期了呀!既然當不成好情人,那就當個好孝子吧!既然已趕不上花博熱,那就在閉幕日(4/25)再帶爸媽去吧!

拖拖拉拉猶豫不決的個性是原因之一,但絕大部分的因素是其實我一直不喜歡人擠人的地方,之前看電視報導每天花博都是塞滿了人,夢想館的預約券要凌晨去排隊等等新聞,便覺意興闌珊。爸媽原也是不喜歡人多的場合,不過既然我票也買了假也請了,誠意十足,爸媽也欣然答允,剛好老弟也再買了一張便宜的票,那就全家一起去吧!

我們的花博一日遊的攻略設定的是:凡是要排隊排很久的一律跳過!所以要拿預約卷的館通通謝謝再聯絡了,現場排的目測超過要半小時的也是自動放棄,於是乎,我們竟然花半天的時間就能很輕鬆的可以逛遍所有花博四大展區(的外圍)!


立體影音劇場

我們的看展攻略,採取新生=>大佳=>美術=>圓山這種和別人迥異的迂迴路線,一開始就從新生園區的大門進去,經過了自動跳過的夢想館(我們都是沒什麼夢想的老人),我們的第一站是未來館和天使生活館,現場排隊大約排30分鐘不到就能進去了。未來館這邊確實蠻有看頭的,還有他的展區都有非常涼快的冷氣,讓人逛起來就是心情大悅。場內展示著各式各樣的植物,其中還有永不凋謝的「永生花」,不過我看了還是覺得那花變得假假的而且不太必要,直覺聯想到埃及人製木乃伊的故事,無論是不死之身還是求長生不老藥,人類總想要逆天而行,殊不知天道就是無常,其實天地間最會變的就是人心。至於天使生活館,到處都有可愛的貓咪圖畫,還有一個立體影音劇場。

未來館展示各式各樣的仙人掌

逛完了新生園區後,我們從花之隧道想要走到大佳河濱公園園區,在這邊發現一個高度適中的平台,我就建議在這邊放著相機來一張全家合照。

路經花之隧道(?)的全家合影

大佳河濱公園區最大的地標就是那個貌似毛毛蟲的行動帳棚巨蛋,從從毛毛蟲的「口器」進入,但是裡頭展什麼我怎麼一點也想不起來了,印象中也有一個會擠眉弄眼的蒙娜麗莎


來到了大佳門口的花博字母招牌,老弟建議來一張「漂浮照」,我幫他稍微拍了一下,老弟他卻跳得活像個殭屍!一點也不自然 XD


我跳得就「稍微」好一點,不過姿勢還是很詭異就是了,手活像脫臼骨折一般,這張是我老弟用他的底片機「Minolta X-70」幫我拍的,所以色調挺特別的,完整相簿在此


後來我們就去逛美術園區和圓山園區,後面的流水帳我懶得記了就快轉跳過,在圓山園區這裡,我用iPhone手機拍下了花博的的最後一個夕陽。我用iPhone拍是有用意的,拍這種直接和落日PK又要帶景這種光線高反差的場合,其實難度是很高的,就算用專業單眼相機也未必拍的好(除非你會搖黑卡),原因在於測光點太難抓,想要拍到天空雲朵細節,底下景物就會一片黑;反之若要拍清楚下面花草樹木,則上方的太陽和天空雲彩就會嚴重過曝而被犧牲。這種場合就適合用「高動態範圍」也就是HDR的拍法,在這裡我採用的是iPhone的「HDR Fusion」App,他會自動用最亮處和最暗處測光各拍兩張照片,然後再運算後合成為一張,可以很容易的拍出HDR的照片,保留景物最多的細節,挺有趣的。


花博的最後閉幕日,除了無聊的閉幕典禮外,很特別的是,找來了很多民間表演團體來個大遊行,有學校儀隊的、有敲鑼打鼓的打擊樂團、有踩高蹺的、有爺爺奶奶跳民俗舞蹈的,不勝枚舉。


瞧這位可愛的外國女娃兒,坐在爸爸的肩膀上,正看得目不轉睛呢!
(能有個女兒真的是太棒了。>///<)


這位大叔的表情好生動阿!


遊行之後的散場,人山人海,萬頭鑽動。
(晚上還有閉幕的煙火,不過聽說只是象徵性的點綴,場面並不會多大,我們就沒留下來看了。)



雖然我只來閉幕日這短短的一天,絕大部分的館也都沒進去看到,但我覺得花博還是辦的蠻成功的!不管國際行銷有沒有宣傳多少,不管砸了多少錢有多少弊端疑雲,至少最後還是風風光光的落幕,大家還是快快樂樂,一團和氣。至少在許多國人的心中都曾經留下這麼一個美好的記憶,我想那也就足夠了。



註:標題或許有人覺得用字詰屈聱牙,「全家老小一波流」是星海爭霸2的專有名詞,代表的是某種戰術打法,如果沒有玩這遊戲的可以不必理會,如果想知道這是什麼戰術的看官,可以看一下Joeman的「這個Youtube教學」。

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蒙娜麗莎會說話」世界經典藝術魔幻展

世界經典藝術魔幻展-展期只到4/17要看要快!

上週末利用時間去看了這個「蒙娜麗莎會說話」世界經典藝術魔幻展,地點是在我很不熟的「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本以為是個未曾去過的地方,車子開到了士林的士商路後才發現,這裡我好像小時候有來過耶!(後來回想起來應該是和高中同學來看 「人體奧妙展(Bodyworlds)」的...)

《阿尼的紙草》互動壁畫-以動畫方式講述阿尼(不是南方四賤客那位)死後遭到的審判

這個所謂的世界經典藝術魔幻展,展覽沒有主題,竟然是採「大雜燴+一鍋炒」的方式,什麼年代、作者、畫風學派通通都不管,只要是經典名畫的各家代表作都有出席(當然都是複製品,如果都是真品的話這門票可能要上萬了XD),一進來從上古時代的埃及《阿尼的紙草》壁畫、到文藝復興時期的畫(文藝復興三傑著墨最多)、到巴比松畫派(米勒)、印象派(馬內、莫內)、後印象派(高更、梵谷、秀拉)、野獸派(馬諦斯)、抽象畫派(康丁斯基)都有,到最後走出展區前甚至還來一幅現代普普大師安迪沃荷的《瑪麗蓮夢露》!

我想這展覽最大的賣點還是在於強調「互動」,將名畫利用電腦變成元件可以動來動去的效果,由「畫中的人物」來告訴你這幅畫的故事和意義,例如。本來以為是有多麼的互動有趣,但是到了現場才發現,都是一些預錄好的影片,不斷的重複播放而已。有的影片聲音太小不夠清楚,站的太遠的人就會聽不見,只看到螢幕裡的「畫中人物」在那邊動來動去而已......

《神的對話》-阿波羅、勝利女神、維納斯、漢彌士在討論誰的身材比例最好


傳統畫展只是站個欣賞冷冰冰的一幅幅掛在牆上的畫(通常名貴的畫還會拉起封鎖線不讓你靠太近),這個展覽讓畫作自己動起來說故事,這發想還蠻有創意的。但老實說,絕大部分都是預錄影片,唯一一個有「互動」到的就是「蒙娜麗莎的微笑聊天室」,在這幅蒙娜麗莎底下還真的放了一個麥克風,有個解說員引導著讓觀眾自己向蒙娜麗莎問問題對話,例如問住在哪?年齡、星座?為什麼要微笑?為什麼沒有眉毛?...等等,影片上的蒙娜麗莎聽到問題的關鍵字,便會做出對應的回答,最後向他說再見時,蒙娜麗莎還會跟妳揮手說再見。我看見不少小朋友玩的蠻熱衷的。

蒙娜麗莎的微笑聊天室-這個迷死好幾世紀的人的微笑


值得一提的是這幅揚.凡艾克的《阿諾費尼夫婦的肖像》,這畫家和畫作是我之前從未看過的,所以感覺特別驚喜,也是我在這次展覽中最喜愛的一幅畫!畫中的阿諾費尼和他老婆有著精采的對話,搭配著悠揚動人的音樂,我真的感覺幸福洋溢、「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愛」了呢!這段影片作的很用心,介紹了整幅畫的來龍去脈和欣賞重點,原來這幅畫是作者送給好友阿諾費尼的新婚禮物(才新婚就把老婆肚子搞這麼大),這幅畫營造的空間感十分立體,也是採用「一點透視」的科學方式構圖的(消失點就在中間遠處牆上的鏡子附近),鏡中不僅反射出阿諾費尼夫婦的背影,畫家也巧妙的把自己安排至鏡子中了!上頭的吊燈、桌上的橘子、腳邊的狗都顯示著這對夫婦過著極其優渥的生活,而畫中的牆上還有畫家古典的簽名嵌入在牆上,融為一體而毫不突兀,這這幅作品真的是非常的有趣生動,這幅畫還有很多有趣的小秘密就不多說了,請自己來會場,讓阿諾費尼夫婦自己來告訴你吧!

《阿諾費尼夫婦的肖像》-室內用iPhone拍照真的很難不手震...



最後走展區出口後,迎面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周邊商品販賣區,近年來的展覽一定少不了這味,我對於這類商業手法不予置評,不覺得好也不覺得不好,雖然不是用印了梵谷星夜的馬克杯喝咖啡就會特別好喝,但是能讓生活中增添一點藝術氣息,無論如何,總不是件壞事。再走出去一點,還真的有賣咖啡的攤位哩!周邊牆壁還特別漆成《星空下的咖啡館》,置身其中喝一杯彷彿就正身處於梵谷的畫當中,只能說商人腦筋動的超快的!再走出去,還有一攤是幫人合照留念的,據說是可以幫你合成背景再名畫上(照片應該要額外收費)。再往外走,有一面大牆可以讓你恣意留言作畫,還有一區放了兩排電腦和觸控螢幕,讓你可以在螢幕上面直接點選作畫。(我怎有一種外面的活動比裡頭的展覽還熱鬧豐富的感覺?!)

我是大畫家-友人畫的蒙娜麗莎,我畫的則是孟克的《吶喊》(沒拍到)


總結而論,他的「互動」就我看來沒有「互」只有「動」,我甚至聽到旁邊民眾的抱怨「這跟在家看影片有啥兩樣?」的確,有些人覺得有些失望,但是我也發現一些爸媽帶著小孩子,搶在最前面的位置席地而坐,我發現小孩子臉上的神色專注,正聚精會神的聽著「畫作」(其實是投影布幕)自己訴說的故事,小孩嘛~總是愛聽故事的!原本進來後我也是感到有些失望,但是轉念想想,這裡不是美術館是「科學教育館」,而是結合藝術與科學的「魔幻展」,本來就不能抱著來看「畫展」的心態,是適合全家大小一起來這同樂的!看完還可以在梵谷的畫作中喝咖啡,憑票根還有免費的拍照留念,還可以在牆上塗鴉,還可以自己動手畫名畫,主辦單位還是設計蠻多不錯的小活動的。況且,藉由生動的影片和眾多互動讓小朋友們從小對美術產生興趣,我想才是辦這個展覽最大的宗旨吧!







延伸閱讀:蒙娜麗莎會說話」世界經典藝術魔幻展官方部落格

2011年3月4日 星期五

我眼中的《黑天鵝》

溫馨提示:點擊看大圖可能會被紅眼睛給嚇到!

上週末我去看了《黑天鵝》這部片,看電影前沒做任何功課,只知道《黑天鵝》講的是要表演芭蕾舞劇《天鵝湖》的故事(話說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芭蕾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鉗中,我最不喜歡的就是天鵝湖了),我還以為是部歌舞片來著,秉著上個月看《舞孃俱樂部》的心情,興高采烈的走進戲院,片頭一下才發現,全然不是我想像的模樣......。


開宗明義先說結論,《黑天鵝》這部片,雖然是娜塔莉·波曼的封后代表作,在全球拿了大大小小的獎項,但在我的眼中,它並不算經典


很大的一個原因是:「晃!」背後近距離偷拍式的運鏡,一開始前半小時使我看的很不舒服。很多驚悚片都有類似的問題,許多場景故意做出無關劇情的鏡頭晃動,令我不禁懷疑手持攝影的必要性,左右搖晃的鏡頭是否是刻意增加戲劇張力、黔驢技窮的手法,還是只是想單純的催吐觀眾?同樣的手法,在《在黑暗中漫舞》中呈現,我會說這是一部佳作,但用在《厄夜叢林》,我則會說他是一部大爛片。看出其中的問題了嗎?笨蛋,問題不在晃動,是在是否有深度的劇情做強而有力的支撐!而《黑天鵝》有強力的劇情深度做支撐嗎?


除了上述的晃動之外,導演總愛用一些特寫鏡頭去捕捉女主角的表情,雖然娜塔莉飾演的Nina每個表情都真的非常精準到位,但是我可以合理的懷疑和假設,這是用演技來掩飾舞技的不足。黑天鵝的魅惑人心的神態是用舞蹈動作展現神韻的,不是光靠表情揣摩的。芭蕾舞劇看臺下的觀眾離表演台這麼遠,看的是舞台整體,看的是黑天鵝的32揮鞭轉舞姿,誰看的清楚妳濃黑眼妝下的豐富表情?(況且讓觀眾感受白天鵝、黑天鵝的區別竟然不是在於舞蹈,而是靠服裝和眼妝?)


再來說說「精神分裂」好了,堆砌一些看似不合邏輯的片段,最終才發現主角是罹患精神分裂症,再將這些不合理的現象通通歸咎於幻覺,這也是百用不膩的題材。題材雖好,要拍的好卻不容易。拍的好會讓人起初霧裡看花、抽絲剝繭、最終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拍不好就會毫無邏輯、雜亂無章、最後讓觀眾有種被戲耍玩弄的感覺。拍的好的代表作莫過於經典的《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註),用類似手法談後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無奈。再來就是《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也不錯,講的是發明「賽局理論納許均衡」的諾貝爾獎得主Nash的故事,雖然劇情設定上有Bug,但瑕不掩瑜。去年李奧納多的那部《隔離島》(Shutter Island)或許大家還印象深刻,但就我看來也只是普片一部。我接著想到,鬼片也很常運用這題材,我看過的譬如《捉迷藏》(Hide and Seek)、《鬼肢解》(Body#19)等等。再來我想到,精神分裂竟然還有拍成喜劇的,譬如金凱瑞的《一個頭兩個大》,也算是部經典之作。

那麼,《黑天鵝》呢?講的是一個具有白天鵝純潔氣質的Nina,追求她所缺乏的(精確的說是隱性的、沒有表現於外的)黑天鵝特質。以我看過尼采的論述來說,白天鵝代表的是「阿波羅精神」(或稱日神精神),秩序的、形式的、高尚且純潔;而黑天鵝代表的正是「酒神精神」,狂熱的、脫序的、野性且渾沌,這和黑天鵝所需要的的媚惑和瘋狂不謀而合。慾望的壓抑(來自神經質母親的高壓管教與溺愛)和權力的誘惑(渴望取得天鵝皇后的地位)讓她心緒失衡、自我錯亂。於是,她偷了前任天鵝皇后Beth的口紅,抹在嘴上去見舞團總監Thomas,被強吻又反咬一口,這看似瘋狂的舉動卻反而讓她因此獲得角色。可憐的Nina,與其說她是迎合母親的期待,不如說她是為了滿足自身的慾望。


看到中途便可以預知結局的劇情,我們稱之為「俗套」。很明顯,這部片還是落了俗套,不論是劇本(分不清現實與妄想的主角最後自我毀滅)還是畫面(剝指甲皮、自虐的傷痕、母親會動的畫作、鏡中人像動作、電車和路上的幻影、自我假想的角色和劇情...皆是用來象徵精神分裂的症狀)都是非常的傳統保守的拍攝手法,就像我片頭一看到主角背後的抓痕,就會猜想最後是不是要從那邊長出黑色天鵝翅膀一樣(果不其然)。


我覺得導演有點故意循著傳統,卻努力想要跳出巢窠的意味,一如片中的舞團總監向舞者解釋著為什麼要一再演出《天鵝湖》所說的那段話:「天鵝湖雖然是已經被演繹過無數次的經典作品,我們要拂去它的表面,呈現出它最真實的內在本質。」這或許也是導演的心聲吧!以影評評價、獲獎數等等結果論,導演似乎成功了,但是就我的觀點而言,似乎有那種感覺,卻又不夠強烈,總覺得哪裡還可以更好一點,離經典之作就差那麼一點點,就像隔靴搔癢,搔不到癢處那樣的難耐。(當然我知道這是過分的苛求,我們總不能期盼每部片子都拍成《刺激1995》)


國中國文老師有說過,寫文章講究首尾呼應,扣其主旨,連貫一氣才是好文章。故請循其本,回到我一開始所詰問的,《黑天鵝》的劇情深度才是最大的問題。看完電影後,除了豎起大拇指驚呼納塔莉波曼演得淋漓盡致之外(簡直就像為她量身打造的劇本、好比克里夫蘭騎士隊之於詹姆士大帝般的存在),走出戲院後有什麼值得討論和深究的地方嗎?有沒有久久不能自己的餘韻反芻?就我的感受,答案都是否定的。所以,就算《黑天鵝》它擁有好腳本,好導演,好演員,好演技,是一部拍了就註定要拿獎的難得佳作,但在我的眼中,它並不算經典。


如同我在《榮格心理學書籍之閱後心得》說的,每個人都有「自我」與「本我」,不一定要殺死白天鵝(自我)才能逼出潛藏的黑天鵝(本我),只消拔掉自己背上黑色的刺,或許你我也能破繭重生。


對了,我是鄉民,不是影評。你眼裡有棋盤,他眼中是稿紙,我有我的綠豆榚。我說不好看你覺得好看,也請不要戰我,畢竟標題都說了是「我眼中」的《黑天鵝》了。 :-)


註:其實,要說經典,我認為希區考克的那部《驚魂記》才論的上精神分裂片的經典,不但是經典,根本就是這類片的開山祖師爺。連片名都直接取名叫Psycho(精神病患者)了,主角眼中看到那些乖誕的幻覺也就不足為奇了。這部片我有幸在阿姨買的希區考克全集DVD中看了兩遍,很有意思,有興趣者可以去挖來看,當然,他是部黑白電影。

最後分享一張我六年前拍的黑天鵝好了 XD
拍攝時間:2005年6月27日
拍攝地點:宜蘭羅東運動公園
(生平第一次去,超懷念的...)

2011年2月4日 星期五

If I could be who you wanted




我不是Radiohead迷,但是我喜歡「Fake Plastic Trees」這首歌和MV,無意間第一次聽到,第一次聽後就愛上了。我不想去考究這首歌的故事和意涵,不去聯想環保議題,不去理會他背後跟倫敦的金絲雀港(Canary Wharf)有啥關係,就只是,純粹的喜歡。我想,他本身歌詞深沈的意思和旋律獨特的魅力,你聽過後便會明白。

我喜歡這首歌「表面上」的安詳和平靜,但壓抑著飽滿厚實的情緒。他沒有喧囂熱鬧的搖滾噪音、沒有強而有力的Bass節奏、沒有瘋狂激烈的嘶吼吶喊,也沒有黑死頹廢的哀愁,甚至整首歌的旋律也是平平淡淡、並不討喜。我找不到真正愛這首歌的理由,但是,我卻是扎扎實實的愛他。


喔,我特別喜歡B段那句「weeeeeeeeeeeeeeeears~~~ 」的唱腔抒發...超級迷人的。


起初聽時還沒特別感覺,當我重複聽好幾次後,越陷越深,感覺越強烈。我覺得這首歌真的好哀傷好哀傷,聽到後來,整顆心都揪在一起了。我還記得,某次在返家的電聯車上,帶著耳機聽著iPod,聽著聽著眼淚差點不爭氣的掉下來,我還記得,坐我對面的三個高中生正妹正以極為古怪的眼神盯著我看(我當時的表情應該是非常猙獰恐怖),可能正在猶豫著是否要遞面紙給我,我還記得,當時聽的,正是這一首歌。


如果上面的連結壞掉了,完整的MV版在這裡,請親自去Youtube看

The green plastic watering can
一個綠色塑膠澆花桶
For a fake Chinese rubber plant
澆著一株中國製的塑膠假花
In the fake plastic earth
在這一個虛假不真實的地球上

That she bought from a rubber man
她向一個橡膠工廠的男人買下它
In a town full of rubber plans
這一個充滿橡膠植物的小鎮
To get rid of itself
萬物都已厭倦了自己

It wears her out
這讓她精疲力竭
It wears her out
這使得她疲憊不堪
It wears her out
這使得她疲憊不堪
It wears her out
這使得她疲憊不堪


She lives with a broken man
她與一個絕望的男人一起居住
A cracked polystyrene man
一個精神失常的男人
Who just crumbles and burns
一個才剛崩潰而發怒的男人

He used to do surgery for girls in the eighties
他在過去80年代常幫女孩們整形
But gravity always wins
但是重力始終還是戰勝了他所有的努力

And it wears him out
這讓他精疲力竭
And it wears him out
這使得他疲憊不堪
And it wears him out
這使得他疲憊不堪
And it wears him out
這使得他疲憊不堪


She looks like the real thing
她看來彷彿是真實的
She tastes like the real thing
她感覺彷彿是真實的
My fake plastic love
我這虛假的宛如泡影般的愛情

But I can’t help the feeling
但是我卻無法阻止這樣的感覺蔓延
I could blow through the ceiling
我可以如一縷清風般穿越天花板而離去
if I just turned and ran
如果我掉頭就走的話

And it wears me out
這讓我精疲力竭
It wears me out
這使得我疲憊不堪
It wears me out
這使得我疲憊不堪
It wears me out
這使得我疲憊不堪

If I could be who you wanted
如果我能成為你渴求的人

If I could be who you wanted
如果我能成為你心目中的人

All the time … all the time …
始終如一 …直到永遠………



我經歷,我反省;我獲得,我失去。我沈淪,我昇華。
我英文一向不好,可能需要用盡一生,去深刻體會哪些是「fake」的,哪些又是「plastic」的。
She looks like the real thing
She tastes like the real thing
My fake plastic love

對了,有加我噗浪的人或許也會發現,我放了一年多的噗浪標題正是「If I could be who you wanted」,沒錯,也是源自於這首歌。
If I could be who you wanted
All the time
All the time …

末尾這三句,寫進心坎裡,我可以對自己喃喃自語上一萬遍。
如果我能成為妳心目中的人,始終如一,那就好了。


2011年2月1日 星期二

命運好幽默

啟動西班牙模式把妹的巴斯光年
結合好男人的深情 + 壞男人的激情 = 女人心目中的完美情人 

認識我的朋友們都知道,「命運好幽默」是我去年掛了整整一年的MSN暱稱,更熟的朋友們可能還知道,這是出自於一首我很喜愛的歌的歌詞。沒錯!就是梁靜茹的《情歌》。這首歌的歌詞意味深長、旋律飄邈悱惻,我想有過戀愛經驗的人聽了應該無不動容,應該也成了梁靜茹的近年代表作之一。

不知怎地,整首我最喜愛也深刻的一句竟然是「命運好幽默,讓愛的人都沉默」。這首歌陪伴了我兩年多的孤獨時光,而這一句歌詞也成了我這兩年的座右銘,和人生目前為止的最佳註解。

作詞人《陳沒》介紹這首為梁量身打造的歌詞是這麼說的:

愛情是肉體,情歌是靈魂。
最初,靈魂寄生在肉體裡;
最後,靈魂找到了自己。

雖然我還是不認為,情歌能獨立存在而不依附於某段愛情故事,但是情歌聽著唱著,著實能讓失意的人獲得慰藉。面對從不按牌理出牌的老天,自以為幽默的安排機運,用情的人也只能選擇消極抗議、沈默以對。


他曾在被狠狠劈腿時,傷心欲絕的問我:「我對他這麼好,他為甚麼要這樣對我?為什麼他不懂得珍惜?」我望向他頹廢絕望的身影,只反問一句:「你先問問自己,為甚麼你要這樣對自己?為什麼你不懂得珍惜自己?


你看過阿飛的部落格,你看了好男人的悲哀,也看過壞男人的辯解,你說你奉為圭臬,你說你立誓一定要當個壞男人,但其實,男人的好與壞,從來都不是重點。你當相信,他從來都不是故意的,是你自己在意的;而難過是你自找的,不是他給的。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過介意,在你一生中,除了父母以外,本來就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沒有什麼人是不可取代,如同沒有什麼東西是必須擁有



沒有人是生來特地來傷害你的,愛情裡頭是沒有受害者的,不必老是當悲劇英雄、以受害者自居。自討苦吃的人不是沒有,執迷不悟的人在所多是,但至少你一定曾經覺得幸福過,才會認為這是一段難能可貴的愛情。他沒有錯,你也沒錯,你只是,不小心的自以為,這是你一輩子能找到,最好的愛情了。於是你不斷回憶過去,把握那點點滴滴小小的快樂,希冀將來能夠成為大大的幸福。一遍又一遍地,你努力過,也失望過,可你也真幸福過。


於是,你開始抱怨,為何這段感情總是愛的如此痛苦?愛的這麼委曲求全?愛的這麼搖尾乞憐?這問題從來就沒有標準答案,我只知道,如果我們真心愛一個人,彼此就不會覺得痛苦。因為你會做任何使他快樂的事情,而你也會克制著不做某些事情,來使他快樂。真正的愛,是接受,不是忍受;是交心,不是猜心;是懂得改錯,不是每次只會認錯。真正的愛,如同《小王子》裡頭說的,相愛的人不是彼此凝視,而是共同沿著同一方向望去



你說過,不想忘了他,也忘不了他。如果我此刻要你千萬不要去想著一隻遨遊天際的白色獨角獸,你腦海中會想到什麼?沒錯,你立刻還是想到一隻白色飛天姿態的獨角獸。越想忘記,越難忘記,人之常情。忘不了是理所當然之事,不必覺得慚愧,更不需要覺得罪惡。有些人明明念念不忘,但又自欺欺人的告訴大家,我已經忘了,我很好,這才是可憐之處。

其實,你根本就無需擔心,他是否還在你的心裡,真正的釋懷是不需鄭重聲明、昭告天下的,真正的放下是不知不覺、雲淡風輕的,是在某一天醒來,偶然聽見收音機某首情歌的旋律,想起曾經這麼深愛過一個人,想到過去種種的甜蜜與苦痛的回憶,你還記得那一切微小的枝微末節,但是你已經完全沒有任何感覺,情緒沒有任何起伏,然後,淺淺的一笑置之。


對於過去念念不忘,對於未來又憂心忡忡,何苦呢?把握眼前當下的微小但確切的幸福,也就是村上春樹說的「小確幸」,有這麼難嗎?你所要做的,只是遠離他、祝福他,懷念他的好,將愛情停留在既苦又甜、低迴不已的餘韻中。然後,彼此保持風度,而不是保持聯絡。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道道深深淺淺,愛情帶來的傷疤。每道傷疤都是小心呵護的、極其私密的、唯有你和他兩人所深刻體驗過的,有時深刻到讓你覺得,不枉此生;深刻到曾經真的以為,這就是人生的全部了。

每一道傷疤背後的故事各不相同,每個人復元的能力也不一,但每道傷痕都是紀念自己曾經勇敢的印記。肩負這些印記的勇士們,只要在愛情的洪流裡,依然憧憬著美好的未來,繼續航向夢想的彼岸。幸福的寶藏,其實可能只是在眼前垂手可及之處,只是你從來沒有認真探索。


命運真的好幽默,總是愛捉弄一對對相愛的人。然而,愛從來不是尋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懂得用完美的眼光,去欣賞一個並不完美的人,並學會彼此好好珍惜。妳曾經說:「我總是要求你很多,希望你能對我更溫柔,要求你做這個、改那個,但是你從來都沒有要求過我,是不是不在乎我?是不是不愛我?難道你都沒有想要我做些什麼嗎?」

還記得我淡淡的說:「妳只要負責好好愛我就好了,其他的一切都交給我。

請問,這個要求,很過份嗎?



如果我身上也有個按鈕,能隨時啟動西班牙模式,那就好了。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認真你就輸了


「認真你就輸了。」PTT的鄉民總是愛來酸這麼一句。


還好我天性爛漫,好吃懶做,凡事得過且過,倒也還混的過去,所以要我認真起來的事還真的不多,所以也還不算輸的太慘。

偏偏很多事情,不認真還真的不行!


小時候自卑的我總覺得,我既笨且醜,何得何能,怎麼可能會有女孩垂青於我?

小時候天真的我總覺得,若很不巧的真的有這種佛心的女孩,也很不巧的我也很喜歡她的話,那一定是在一起就是一輩子的事。

嗯,當時還很傻很天真,我知道。


小時候,當我不小心遇到那位我喜歡的人,除了擺出下面這張臉以外,可是一句屁話、一個字都吐不出來的。


還記得大二時舉辦了國中的同學會,一向不太喜歡我的國中導師看了我皮夾裡的合照,頗不以為然的說:「希望明年同學會照片看到的還是同一個人阿!」

我當時心想,哼!瞧不起我,我不但明年是同一人,後年、大後年、一輩子都是同一個人給妳看!

後來長大後才知道,想要達成這目標,是有多麼地困難,總是有種種原因可以讓兩人分開,無論是受迫性或是非受迫性的。



兩個人在一起如果沒有比一個人開心,那還有什麼理由在一起?」妳曾這麼說過,所以我讓妳自由。


如果說什麼是我此生最想貫徹到底的也是最無法改變的個性,那就是我總是想......↓↓↓


這念頭著實害我不淺,要知道現在都是壞人當道的時代。連丁丁都曾說過,電影都是壞蛋反派整部電影都在囂張快活,直到最後一刻才被好人打掛,好人則是從頭到尾可憐兮兮、吃盡苦頭,最後好不容易才僥倖不死。




我喜歡妳」這對別人或許雲淡風輕的四個字,對我來說卻是莫大的宣誓和承諾,就像大絕招一樣,非到緊要關頭,絕不輕易說出口。

事實上,我仔仔細細想來,這輩子我「喜歡過」的女生,也不超過四個,其中還有一個喜歡(暗戀)了六七年,另一個則是喜歡了八九年。



終於發現,我是很難、非常難、超級難喜歡上一個人的。 (當我說這句話時,我知道起碼有五個人會點頭稱是)

我一旦喜歡上一個人,就會很認真、非常認真、超級認真的。




以上都是一時有感、胡天胡地的胡吹一氣。說我老王賣瓜也好,說我恬不知恥也罷,事實上,真正有資格能反駁我的,也只有一個人罷了,而那個人壓根就不可能會看到這篇文章了.......


她或許會這麼念我吧...哈哈


認真我就輸了,我知道。什麼事我都可以漫不經心,但感情這檔事,我還是堅持要認真,而且是異常的認真......

輸了,也就算了。

2010年12月18日 星期六

海瑞摃丸手工燕餃試吃心得

後來補拍的包裝袋(此時燕餃已經在肚子裡了)

日前由朋友不經意的引薦介紹,報名參加了某個Facebook上的試吃團,叫做「果子咖啡試吃團」所舉辦的「海瑞摃丸試吃活動」。店家會隨機寄一包免費的試吃品,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發表一下試吃感想,其實這活動老早就結束了,只是我這篇欠稿拖到現在才發罷了。


這次我隨機收到的並不是傳統的摃丸,而是「手工燕餃」口味的,看那薄皮和厚餡感覺還蠻扎實有料的,但是這就像愛情一樣,光憑第一印象看外表說不準,得花時間下水煮熟了才能見真章。由於小弟廚藝不精,還是得央請老媽來幫忙料理,而我只能在旁邊當個「助手」。


只見老媽三兩下熟練的切妥青菜、芹菜、香菇、蘿蔔、等食材搭配煮湯,而我這得力助手被老媽委以重任,在最關鍵的時間點做最重要的事!就是做最關鍵的三個動作 1.把海瑞手工燕餃從冷凍庫取出 2.打開包裝 3.丟入鍋內。可別小看這三個動作,這是此次主角下水前最關鍵的一刻呢!最後大功告成的結果如下圖(還算蠻漂亮的吧?):

簡單的煮法就很有滋味!

因為臨時手邊無可用的相機,只能用iPhone4來拍照,所以就沒拍額外的照片或是燕餃的「剖面圖」了,一切但憑看倌們的自行想像,不然就是看我的文字敘述了。

我試吃的感覺就是,脆!脆!好脆阿!感覺每口的口感都是十足彈牙!適量的荸薺在裡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增添了不少爽脆的口感。然而,不知為何,再吃一口就感受到微微辣味的辛香感,仔細一看,是胡椒!他在黑豬肉餡加了胡椒顆粒!這讓燕餃的滋味更加的多元,層次更加的豐富。在我看來,與其說他是「燕餃」,還不如說他是顆包著「燕皮」的摃丸,骨子裡還是摃丸的口感阿!

接下來貼一段海瑞摃丸燕餃之官方介紹
「手工燕餃」是特選上等黑豬肉加上海瑞特製獨門調味的佐料,再以芹菜、荸薺、油蔥等食材調配而成,薄Q滑嫩的燕餃皮包裹著特調內餡,入口鮮香口感豐富,是您絕對必嚐的美味。

成份:上等黑豬肉、食鹽、調味料、青葱、芹菜、荸薺、燕皮
有效期限:130天
保存方法:-18度C低溫下



其實我看了一下他的官方網站產品介紹才知道,海瑞摃丸的產品相當地多元,除了有原味、香菇、包餡、草莓、福菜、枸杞當歸、墨魚、紅麴等口味的摃丸,以及虱目魚丸、包餡魚丸、花枝丸、杏鮑菇花枝丸等之外,還有鮮蝦丸、手工燕餃、高梁香腸和各種米粉等產品,算是一直有努力在研發和革新產品的企業了。


然而,之前我在開車時無意間聽過一段廣播,恰好訪問的就是海瑞摃丸現任第三代的老闆,海瑞在新竹的名聲響亮、歷史悠久,目前好像已經是交棒給第三代在經營了。他說家族事業要做好「傳承」,既要保持傳統又要求新求變,最是不易。我從他的官方網站看來,確實有跟的上時代的腳步,不但架了漂亮的官網,還做了網購和宅配,想必背後從製造過程到包裝與保存方式都做了一番改良。其中我在廣播中聽到最難能可貴的一點就是,老闆說到很多師父都從海瑞這邊學到技術,後來都出走自創摃丸的門號品牌,但他覺得這也是好事一樁,畢竟都是在發揚新竹在地的小吃美食。他很希望海瑞摃丸不但能行銷全台,還要能走出國外,為國爭光(真是有國際觀來著)!光憑老闆這氣度和願景就很令人欽佩了!


如果要問我在新竹,「海瑞摃丸」名氣這麼大,到底是不是最好吃的,我只能說口味是各人喜好不同,難以定論。但是打著海瑞的名號,總是不能難吃到哪去,他們是在做永續經營的事業,不敢拿自己招牌開玩笑的,所以每種產品一定起碼有水準之上的表現!我建議可以當作來新竹吃摃丸的「入門殿堂」,海瑞摃丸的味道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等到真正喜歡新竹的摃丸米粉時,再深入的去新竹各地的小店尋幽探訪,或是參考老饕們的推崇,尋找最適合自己脾胃的「屬於你的摃丸」也不遲呀!


延伸閱讀:

果子咖啡部落格 http://www.gozcafe.com/


新竹海瑞摃丸官方網站 http://www.hairei.com.tw/web

總店門市
新竹店 :新竹市西門街98號
TEL:03-5261115 
FAX:03-5261119 

寫在參加309反核遊行之前

圖片出自:日本藝術家 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 的經典反核作品 一開始,先來聽首好聽的【 棉花糖 katncandix2 - 深黑的河 】 吧! 我一直以來都犯個毛病,就是有時會過於理性,相信「證據會說話」,換句話說就是愛當「認真魔人」,...